“女士們,先生們!最後一個展示的手術,經過多方協商,終於敲定下來。這次手術其實不是一個手術,而是兩個差不多難度的手術一起進行,向世界展現近年來醫學界在心血管領域技術的長足進步。”
沈大院長在記者發布會上,麵帶笑容地說出了這番話。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可是打腫臉充胖子,強顏歡笑罷了。因為本來安排的一場手術,被澳大利亞人強行加塞,塞入了一個非常有名氣的病人,然後還指定了拉吉維汗來主刀。
這完全是暗箱操作,背地裏沒有私下交易他是不相信的,不過麼,他也沒有理由拒絕。畢竟人家都自帶病人了,他總該拿出一點氣度風範出來,就算搞砸了,那也和他沒有很直接的關係,為什麼不順水推舟呢?
“請問沈院長,究竟是什麼手術?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一個非常靚麗的女記者在台下提出了這個疑問。
沈昌一眼看了過去,就不禁搖搖頭,這個來自中國的女記者可是和顧寧走得非常近,形態也十分親昵,作為過來人,他一眼可以斷定多半是顧寧的女朋友,隻是顧寧不承認,他身邊的小護士更是警惕地向他宣稱——“就是不告訴你!免得你破費!”
這種欲蓋彌彰的說辭,讓沈大院長知道兩個人馬上要結婚了,這還真的是需要大大地破費一筆了。畢竟,顧寧過來這邊參與學術研討,其實就是給麵子捧場,那他自然要還回去,順道哪能結識兩個世界級的外科醫生,為什麼舍不得那點禮物呢?
沈大院長看了一眼手中電腦屏幕現出的記者名字——“李欣語”,好像覺得有一點麵熟,在什麼地方見過,隻是想不起了。不過現在麼,還是回答問題要緊。
“這兩個手術來自兩位病人,第一個病人38歲,男,患有升主動脈弓和弓部動脈瘤,以及AAE主動脈擴展。對於升主動脈和弓部動脈瘤,主要是進行全主動脈弓置換手術,對於AAE,則需要對擴張的瓣環和根部進行置換,也是主動脈根部置換術。”
李欣語見人家大院長冒出了一個不知道的英語單詞縮寫,隻好不懂裝懂,繼續追問。
“請問這兩種手術一起進行,是不是非常困難?能深入淺出地比喻一下嗎?”
沈大院長一瞬間就清楚這個女記者其實不懂醫學上的東西,根本沒有捕捉到他的要點。不過這樣也好,正好麵對她這樣的普通精英人士解釋一下,來說明道理。
“進行全主動脈弓置換手術的時候,為了減輕對大腦的損傷,要同時使用新低溫停循環技術和順行選擇性腦灌注循環,手術難度極高。而且患者的動脈瘤已經擴大為直徑7厘米,隨時都有破裂的危險,手術刻不容緩!”
李欣語聽到超低溫停循環技術,就想起了顧寧給她講述的一個世界最前沿的手術,陳群在夏威夷的一家超級未來化的研究所裏,完成了一例凍僵病人的搶救手術,最後還獲得了成功。同時陳群也做過將人進行超級低溫放置,來完成體外手術的例子。
不過,聽顧寧說,這兩個手術都是世界上首創的,沒有過成功先例的,就算陳群成功後,其他醫生也不敢輕易嚐試,就算陳群在旁邊手把手傳授,以他這個大主任的技術,也認為成功的概率隻有萬分之一,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