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虹當然不會想到,就在同一時間,一台世界級難度的介入手術,正在祥雲醫院急診中心的試驗手術裏進行,擔任主刀的正是顧寧,之所以選擇在第二天更進行,也是因為他進行了幾十次的練習,終於能有九成以上把握,完成一項自己不敢去做的冒險手術。
當然,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大小姐的醫療器械公司,才將陳群設計的PUP介入彈出裝置,給安裝在了導管上。要不是有大小姐超級電腦的運算合成,和3D打印技術的出現,他根本就沒有儀器來完成一項自我超越的手術。
再說了,病人家屬將患者從香江慈愛醫院送過來這邊,就已經是死馬當成活馬醫,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的,他作為醫生,自然是責無旁貸。
本來是明早進行的手術,都唯恐小孩子的病情再度惡化,錯失良機,所以在機器一改裝完畢,他就啟動了手術。
這次楊小泉沒有親自過來看望他手術,除了楊小泉本身對這種介入手術僅僅限於了解得層麵外,不能給予他多大的支持,另外一個原因也是顧寧心知肚明的,那就是師父在他經過了賀阿姨的手術後,已經徹底對他放心了,認為他完全有能力扛起心血管科室的大任。
這種信任和默契是師徒間心照不宣的,至於手術侵權什麼的,統統不在他的考慮之中,甚至任何人從導管的設置上來看,也找不到多少相似的地方,這某種程度來說,也是陳群的修訂版本,讓那個人工瓣膜更容易彈射開來。就算是他申請新專利,也是讓人無話可說的。
“體外循環下二尖瓣介入手術,開始!”
顧寧站在主刀位置,宣布了手術,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教學式的標準化指令,也蔓延到了所有科室,在各大科室主任的支持下,手術開始前麵對鏡頭說出手術名稱,也成為了任何手術的最基本要求。畢竟這方便後續的學術研討和扯皮什麼的,正在成為標準術式的基本手術準則要求。
“給我B超,確定病人心髒缺口位置!”
顧寧發出了第二個指令,將B超的探頭在小孩子的胸口位置晃動了幾下,前麵的落地大屏幕就立刻出行了整個畫麵。
“機械手臂固定B超,小王,你全程關注B超,確保位置不發生任何變化!”
隨著他的吩咐,一個簡單的機械手臂被助手從手術台下拉了出來,結構發生了一點變形,就變成了一個四四方方的支架,將中間的B超探頭給固定在了手術台病人的胸口位置。
因為這是一起非常精妙的手術,病人的位置成為了手術成功的關鍵,所以那位十來歲的小病人,更是早早地被固定在了手術台上,確保整個身體部位不發生一絲一毫的偏斜。
“啟動即時成像係統!”
顧寧喊出了三個指令,盡管大家都知道這個係統對於最開始的運用者陳群來說,用處不大,但對於他這種真·技術專家,即時成像係統的功效就太大了,能確保手術成功的關鍵也在這個係統上麵。
一個簡易的血管循環示意三維圖立刻出現在了顧寧的麵前,所有醫生都發現,這和平日陳群麵前顯示的那種栩栩如生的圖像有很大的差距。這其實倒不是因為陳群不在這邊了,圖像就被大小姐給偷工減料了,而是顧寧親自打電話給大小姐要求的。
他隻習慣看這種類似二維圖像的示意圖,何況手術的關鍵,僅僅是在於根據這個示意圖中心髒卵圓孔的閉合情況,來插入導絲設備,所以,除了從大腿到心髒的靜脈之外,就剩下一個栩栩如生的心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