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大腦腳橋核(1 / 2)

在場的兩位院士和腦神經科帶組教授都知道,這其實就是一個沒有涉及到的領域,就算是國外的醫學機構,也沒有這方麵的文章發表,畢竟這已經不僅僅是學術的問題了,更牽扯到了倫理道德。

一般情況下,若非特殊情況,都沒有人會進入大腦的敏感區域。

隻是這個手術換成陳群來操作的話,他可以將危險降低到最低,這比起他幾個在刀尖上起舞的腦科手術,其實危險性和難度都要相對低一點。或者這麼說,如果沒有前人先驅者的試驗,那人類根本不知道大腦控製意識的核心區域分了幾個部分,還知曉幾個核心部分的一部分功能。

他現在進行手術,並不是完完全全的無的放矢和冒險,而是具有實實在在的數據支持和理論依據的。

“準備定位大腦腳橋核!”

陳群站在主刀位置,對操作定位係統的祁虹下達了命令。

對他來說,究竟刺激哪一個位置,他早已經在係統空間的手術室做了十多次,算是輕車熟路。現在隨著他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個人境界的飛躍,他才發現將係統空間定義為救治一個病人的演習場所,可以說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完全沒有弄清楚係統空間的根本作用。

救人僅僅是係統手術室的基本屬性,但對於現代社會來說,這種可以無限模擬現實的場景空間,是推動醫學進步的神兵利器,通過創新一門新型術式,來挽救某種類型的患者,這才是係統空間的初步用法,至於高級用法那就是上升到理論方麵,甚至有可能通向探索生命奧秘起源的究級課題上。

現在麼,他隻是利用係統空間踏入了正常利用的一小步,卻是他個人思維模式轉變的一大步,甚至他懷疑,破係統的終極任務,就是讓他徹底破解係統本身。

不管了,先完成這個手術再說。

“鎖定大腦的腳橋核!”

祁虹的聲音將陳群從胡思亂想中拉了回來,在三維立體投影圖像上,一個隻有蠶豆大小的紅點被係統標識出來,隨著幾組數據的飛快變化,套在患者頭部的固定器這時候變成了“渾天儀”,自動確定了電針刺入的最佳角度和方案,用幾條閃爍著銀光的虛線表示軌跡。

看起來小掃把還挺聰明的,找到了一個接近正確軌跡的通道。不過究竟如果深入中腦內核,還是憑借他的手感來說話,沒有人會認為他做出少許修訂有錯誤。

陳群換換抬起手,將手中牛毛一樣的電針緩緩向患者的中腦斜插下去,才進入了七八毫米,就一點停止了動作,收回電針,稍微偏移了一下位置,繼續再次將針尖插了下去。

在座的幾位助手,沒有任何覺得不妥,畢竟人的大腦就如圖一個迷宮一樣,裏麵究竟生長著什麼誰也不清楚,但一般隻要是插入探針的時候,覺得阻力略大都表示此路不通,稍微改變一下位置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說起人類的大腦也是十分奇怪,有時候可以讓鋼筋直接貫穿,都沒有絲毫影響,甚至切除一半大腦半球,人也可以活得滋潤。但有時候就是稍微多碰了針尖大小的部位一下,人就徹底腦死亡了。

就在陳群全神貫注地猶如紮銀針一樣,將那根宛如毛發一樣柔軟的金屬電針送入到中腦核心部分,所有人都看到在三維立體投影示意圖上,針尖已經進入到了中腦核的表皮位置,距離差距不超過十分之一毫米,而且針尖呈現出了一個小小的弧度,並不是直直插入進去的,應該是遇到了一點點阻力,將電針給扭曲了一個近一毫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