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血型改變
對於羅特魯夫教授的治療方案,院來的領導在經過協商後,都認為全權交給陳群來完成,這是最佳的方案,也是最合理的方案。所有醫生都沒有治療過四重癌症的經驗,所以大家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那為什麼不任用一個天才橫溢的醫生,來主持這工作呢?
其次,大家還是有一點自知之明的,以羅特魯夫教授的身份地位,在國外能找到更合適的專家組甚至跨國醫藥公司實施實驗性治療,當然也不需要他們這些遠東地區的癌症專家來指手畫腳了。
羅特魯夫教授相信的是陳群,他們大概還沒有資格獲得人家的認同,所以擅自插手就是“亂彈琴”罷了。
陳群在解釋完他的第二部具體治療方案後,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提出任何質疑。盡管陳群的方法看起來沒有什麼新意,反而有些顯得保守。但保守就意味著安全,也就意味著成功概率更高。
當然,陳群的保守治療采用的外科手術切除方案,在全世界或許有一二十個頂級的外科醫生可以完成一部分的腫瘤切除,但要全部完成,那天下間也就隻有陳群一個人能辦到。或許遠在夏威夷的那家未來高科技研究所有法子完成大部分手術,但因為“技術”原因,也不可能全部辦到。
那種純技術性的治療方案,陳群做到過並且有多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麵,當然也沒有任何人質疑。這或許也是醫生這個職業最簡單幹脆的一個基本準則——誰行誰上,用事實說話才是唯一的標準。
等陳群講述完畢,在場所有人都產生了一個認識,就是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發言權,頂多就是進行一點無關緊要的建議,幾乎都是廢話。與其開口無話找話,還不如閉嘴。
所以一瞬間氣氛有些微妙起來。
楊小泉立刻覺察到了這種沉默的氣氛,也清楚大家都是沒有發言權,幹脆就改變話題,活躍一下氣氛。
“小祁,你將我手裏的這份資料上傳到屏幕上,來討論我這邊遇到的一個難題。至於小陳的方案,我個人認為就這麼定了,反正我們也說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那也不好意思在你的手術上指手畫腳了。”
作為醫院的王牌醫生,楊小泉的這句話,其實也就無形承認了陳群的技術,高明到連他都沒有資格指指點點,大家唯一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帶著兩隻耳朵過來聽聽,至於想照葫蘆畫瓢,其實都是不可能的。
陳群的這個葫蘆太大,其他人把持不住!
陳群當然清楚楊小泉也是屬於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既然過來給他捧場,那當然也不會空著手過來,非要找一點麻煩給他,才是老頑童的本色表現。不過楊老既然找上門來,說明情況是不能耽誤的,必須馬上解決問題,所以他才會找他們這群年輕人出主意。
如果情況可以耽誤,那楊小泉絕對會自己想法子,等最後解決問題之後,才會拿出來考究大家。
“隻希望楊老這病人情況不是特別複雜,不然我們恐怕也無法應對。”
說話間,祁虹已經將楊小泉助手遞過來的U盤插到了電腦終端上,在大屏幕呈現出了具體的病曆。
患者女,名叫李莉莉,今年五歲,才做了心髒醫治手術,結果不到一個月,就出現了呼吸急促,脈搏過速。給小女孩做手術的第一人民醫院懷疑是她排斥心髒,於是第一時間進行活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