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技術性刁難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陳群開始了對羅特魯夫教授的手術治療,由於有了靶向藥物的前期治療,羅特魯夫教授各個器官上的腫瘤細胞已經縮小到陳群預期的一半。如果說羅特魯夫教授隻有三種癌症或者兩種的話,那手術都不需要做了,直接采用藥物治療就能好轉。
不過由於他的病情耽誤了一段時間,就算采用了靶向藥物治療,腫瘤細胞在縮小,但整體上來說,對身體的傷害已經抵達了人體所能承受的極限。這道理就是如同背一袋一百斤的大米,讓一個病人跑兩公裏。就算大米一直在漏,重量在減少,但開始時的消耗,已經耗費了你的大量體力,所以你跑不到兩公裏就會累倒在地。
一句話,也就是藥物治療的療效追趕不上羅特魯夫教授身體垮掉的速度,所以必須利用外科手術來解決問題,降低身體的損耗。
這中間嗨不得不說,羅特魯夫教授縱使過來這邊接受治療,但其實心態還是那種躺平等死的心思,能活一天就是一天,能清楚地麵對死神的降臨,幾乎沒有多少期盼。所以,這種平和的心態,反對他的恢複給予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陳群在測試了羅特魯夫教授個人身體狀況後,就拿著一堆看上去不錯的數據說事情,將兩個相隔十五天才做得腔鏡手術,並成了一個手術,準備一起切除。
於是,在全員各大科室主任和帶組教授組成的審議會上,陳群才將手術方案提出,就首先遭受到了劉洋的反對。
由於全世界疫情的擴散,視頻會議成為了開會的首選模式,對於醫院忙得不可開交的醫生來說,這種視頻會議,更是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和配合。再加上大小姐提供了更好的通道,很多會議,都變成了視頻會議。
不過這項新技術的推廣,反受到了不少醫生的的埋怨,不去禮堂開會,就意味著工作量加大了。當大小姐聽到這個理論的時候,也隻能無語問蒼天。
劉洋反對的立足點甚至不是專業性,但卻有一定的道理。再加上他是大院長,首先向徒弟開炮,也有一點起帶頭作用的效應。劉洋、楊小泉、葉翰林等這些老一輩的醫生,可不希望針對陳群,沒有質疑的聲音,這後果很有可能會導致狂妄自大的自我毀滅。
所以,就算是雞蛋裏挑骨頭,劉洋也要在這麵重大的問題上給予“技術性刁難”。
“等等,你是準備在病人的肺部和胰髒進行手術,切除原發性的腫瘤?你的道理是什麼?畢竟相比羅特魯夫教授身上心髒上的腫瘤,這兩處癌細胞相對的危害性較小。我們不是應該選擇在病人最健康的時候,攻克最困難的心髒內的腫瘤嗎?”
如果沒有係統空間的模擬結果,陳群當然會選擇劉洋說得法子來進行手術,但係統空間的模擬結果,卻給出了一個讓陳群最為詫異的結果,然後花費了近兩百個小時才弄懂其中的原理,讓他獲益良多。
不過麼,係統再正確,對於其他人來說,都是“無法可重複驗證”的東西,他隻能在係統的結論和現實世界選一個平衡點,來推銷他的道理。
“是的,理論上來說處置病人的心髒腫瘤,才是重中之重。但從這幾天羅特魯夫教授的生理數據來看,他所有數據中跌落得最快的就是氧飽和量,而且通過核磁共振圖片,我們也看到了另外一個顯著的情況,那就是羅特魯夫教授肺部的腫瘤,已經出現了複蘇的態勢。再加上這部分腫瘤是體積最大的,對病人的傷害也是最大的,故此我優先選擇切除肺部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