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8章 由繁入簡(1 / 2)

第1818章 由繁入簡

在陳群的新型模式下,六個被取出來的器官,都被他給做了簡單的血管重建分類,然後再分發給六個獨立小組進行腫瘤切除和血管重建。

隻是六個獨立小組中,隻有魯毅是老實人,安安心心聚精會神地做自己的事情,不去觀看陳群的前期工作,畢竟他知道自己學是學不像的,隻能有選擇地將陳群的一些理念和方式,變成自己的東西,那才是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

至於黃海濤和杜德利博士兩個大佬,卻在他們自己手術開始前,目不轉睛地看著陳群施展出繁複無比的手法,將手中的髒器給分離出一根根主血管通道,甚至還順手切割掉一些擋在手術位置上的芽細胞腫瘤,使用的方法就算以他們的眼力技術,都看得頭昏腦脹。

黃海濤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繁複的手法,比起原來學生階段所用的技巧差不多,但多了無數內容,心頭也是感歎萬千。知道這其實是陳群已經施展出自己的全部能力,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手術。

這種繁複無比的手法,其實相對陳群來說,其實更簡單更順手,他獨特的思維模式讓他在空間結構上有獨特的見解和構建,所以越是複雜的東西,對他來說越簡單。

至於他慣用的簡單明了的手法,其實算是他完成了自我突破,化繁為簡,將複雜的東西轉變成簡單易懂的東西,這更需要技術。換句話來說,陳群能將大部分複雜的手術做到大白菜一樣簡單,這才是真正的大宗師的技術。

眼前這個僅僅是他本來的最擅長的技巧。將簡單的東西變成複雜很容易,但將複雜的東西變成簡單化就很困難。

光是看現在他拿出了真正的手術技巧,就說明他是在和時間賽跑,已經沒有精力用他的大腦來完成簡化過程,讓普通醫生都能完成。當然,也有可能是這種手法太複雜了,根本無法簡單化。

一想到陳群這家夥自從來到新醫院這邊開始,就一直在使用標準化的簡單手法來做手術,其實就是在外科手術的基本功上下功夫,如果他能創建一套完整的簡單術式,那絕對可以憑借這套基本的東西再次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甚至是非常罕見的術式第二次,不對,是第三次提名,從而獲獎。

不過陳群的標準化手術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將各種手術都給建立起一套簡單標準,然後再繼續簡化一次,才算是大功告成。就算以陳群的能力,至少也是需要十來年才能完成這種外科術式的真正升級換代。

“黃院長,患者的血壓下降了兩個百分點,需不需要注射藥劑?”

旁邊的護士見黃院長目不轉睛地盯著陳群那邊做手術,其實不要說主刀醫生,就算是其他的護士,也忍不住會偷偷看幾眼陳群那眼花繚亂的動作,根本不會認為這是在做生死攸關的手術,而是在進行一次藝術創做。

或許,這就是陳醫生這位天生完美主義強迫症患者的最大毛病和缺陷吧!

提醒黃海濤的護士從心底冒起了馨大小姐對陳群的最終評價,心頭都覺得有些好笑,其實最大的強迫症患者,應該就是馨大小姐,整個研究中心的設置可以說都是她安排的,讓大家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完美無缺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