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舍(1 / 2)

1997年的重慶,從四川省重慶市即將更名為中國重慶市,開始中央直轄;

1997年的香港,英國國旗將更換成五星紅旗,開始一國兩製;

這個夏季,重慶人莫名地像注射了興奮劑,整個城市變得亢奮。

而陳達昌的亢奮隻與賺錢有關。

70年代,陳達昌出生在大巴山下的小城。從小,陳達昌就體現出數學天賦,小學沒畢業,已經學完了初中的數學課程,但其它科目基本都不及格。高中時,從市裏到省裏到全國的奧數比賽,能拿的獎他都拿了一遍。

1992年,他是小城唯一保送重慶大學的學生。但沒有大紅花,沒有謝師宴,沒有祝福,他就像一枚國家需要的螺絲釘,被擰在了螺孔裏。他爸覺得隻會數學的人不會有啥出息,原本希望他能高中畢業就能打工掙錢,沒想到還要供他讀幾年大學。

大學四年,參加了學校重點專項實驗研究小組,老師帶領幾個係裏的高材生一起做項目研究,陳達昌深得項目組的老師們喜愛。在別人覺得枯燥無聊的反複運算和重複工作中,他卻像進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

最後一學期的春節,他決定留在學校不回小城過年。春運的綠皮火車和裝牲口的悶罐車他都坐過,受夠了。臨近春節,重慶大學的校園幾個大門口已經掛上歡度春節的紅燈籠,校園裏冷清清的。

黃昏,陳達昌來到民主湖餐廳,點了碗麵條準備解決晚飯。

“陳達昌?你怎麼沒回家過年?”是陳姍,同級外語係同學,曾經一起幫助老師翻譯過文獻,大概有幾個月時間,他們在一起為課題工作。

“哦,我今年不回家了。火車太擠。你怎麼也在學校?”陳達昌有點意外驚喜,心跳有點加速。

陳姍坐在了對麵,也點了碗麵。她高挑清瘦,一雙靈動的眼睛和長長的睫毛,有點凍紅的鼻頭,戴著一頂紅色毛線帽,襯托著一臉秀美。“我今天回宿舍拿資料,放假的時候忘帶了。沒想到還能在學校碰到你。”

陳姍是重慶本地學生,家在市區,專業是歐洲文化。也許是由於專業的原因,她的打扮總是很時尚很洋氣,加之高挑的身材,經常讓男同學‘打望’發呆。雖然有眾多的追求者,但陳姍一直沒傳出戀愛的新聞。

沒人知道,她暗戀上陳達昌很久了。

大二開始進入數學係聯合課題小組,她就發現了陳達昌的才華。平時性格內向的陳達昌,一旦進入課題作業狀態,就像進入了通話世界,沉浸在美妙的數學裏。經常忘記吃飯和下課,教研室的最後一盞燈,總是他關上。

陳姍深深地仰慕他的才華,做為一個學習西方文化的女生,對數字的理解原本是枯燥的,自從認識陳達昌之後,她終於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人癡迷無比枯燥的數字。這些人夢想著用數學改變世界,用數字改變人類生活。

他對數字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這讓陳姍很好奇,經常突然發問:“潘老師的手機號是多少?圓周率的第199位是數字幾?我的身份證號是多少?……”,每次他抬頭就答,答完就瞪她一眼。她每次都回他一笑,有時加上吐舌頭裝嚇死。

陳達昌喜歡長跑,每周給自己製定跑步計劃,幾年跑下來,身體精壯敦實。他也是少有的不戴近視眼鏡的數學係學生,在眾多的學生中,一眼望去,腦袋上沒有鏡片反光的人就是他。但他不善交際,從不參加學校的舞會之類的社交活動,大學快畢業了,也沒有談過女朋友。

“你過年就一個人在學校嗎?太Cool了吧。”陳姍關心地問。

“沒啥子,我可能去欣胖家過年三十,他家也在重慶。這段時間我在學校看看書,跑跑步,很好啊。”欣胖叫李欣,是陳達昌的下鋪,工商管理係的委培生,老媽是一家國企廠長,和陳達昌從大一開始就在一個寢室,關係很好,也非常照顧陳達昌,他們約好今年在欣胖家過年三十。

“你天天都吃麵嗎?不會營養不良吧?我們要不去沙坪壩吃火鍋?天氣太冷了,你請客怎麼樣?”陳姍要求被請客,她知道這樣才不會被拒絕。

重慶大學坐一站公交,就到了沙坪壩中心地帶。步行街上的火鍋店已經人滿為患,陳姍帶路進了一家“小龍坎”火鍋店。說,“就吃這家吧,便宜又好吃,既然你請客,不能太敲詐你了。”

陳姍要了兩瓶山城啤酒,斟滿酒杯。

“陳達昌,我們都姓陳,不需要五百年,就是一家人。馬上過春節了,我祝你春節快樂!Cheers!”

“也祝你春節快樂!”陳達昌一仰頭,幹了。

就這麼吃著喝著聊著,不經意已經夜裏十點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