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總是如此(2 / 2)

海因索恩笑了下,“我真懷念那些舊時光。”

韋夏按西方人的禮儀掉表示悼念。

然後,準備離開,臨行前,他對那幾位老人:“保重身體。”

這晚上,韋夏暫住在酒店。

他沒買到最後一班機票,也不想坐大巴被圍觀。

睡著以後,再度睜眼時,韋夏果然回到了過去,但這次,不再是以約翰·哈夫利切克的形象。

他的耳邊傳來洶湧的人潮聲,他順著浪潮走去,發現自己來到了古老的波士頓花園。

這裏即將舉行一場比賽,是本賽季最後一場常規賽,波士頓凱爾特人對陣布羅法勇敢者。

1978年,約翰·哈夫利切克的最後一戰。

那熟悉的畫麵,八分鍾的歡呼與掌聲,哈夫利切克向四麵八方的人鞠躬。

哈夫利切克依然在爭取勝利,他不想以失敗來迎接自己的最終一戰。

在韋夏的世界,他贏得了更多的總冠軍,而在這裏,他仍然是那個走了老路的自己。

他和平時一樣全力奔跑,這不像是7歲的人所應具備的活力。

“洪多應該再打三年。”至少韋夏身邊的球迷是這麼的。

哈夫利切克沒有留下太多遺憾,他有足夠多的冠軍,是個生贏家。也許再過十年,人們會把他遺忘。再過二十年,大家隻記得他的那個搶斷。但是,他大概也不會在意吧。

就在比賽結束前,哈夫利切克拍掉對方的傳球。

他追了過來。

韋夏睜大眼,隻見哈夫利切克向他的位置飛身救球。

“孩子,你沒受傷吧?”

哈夫利切克摸了摸韋夏的頭,“放輕鬆,一切都會過去的。”

“真的嗎?”韋夏不禁問。

“相信我,烏雲背後有一條幸福線!”

韋夏的內心裏忽然開了一朵花,這朵花很難尋見,有時候你隻有在臨死前才看得到它。

人生的旅程似乎很遠,我們到達終點的時候都會解決一個問題。

早在1978年,哈夫利切克就已經有答案了。

“洪多,我瘋狂又偉大的英雄,加油啊!”

球迷們大喊著。

哈夫利切克用盡他的全力,在主場球迷麵前命中了關鍵的上籃,他依然像十幾年前那個留著平頭的夥那樣盡力奔跑。

演出結束,又一場勝利。

洪多和眾人了再見,韋夏再也沒夢見他。

他依然可以在舊時光裏代表哈夫利切克比賽,但他再也不是哈夫利切克了。

每當遇見難關,不舍得一身剮便不得勝的比賽,韋夏的眼中總是會出現那個身影。

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個身影,他總是像那個身影一樣全力追逐。

因為洪多總是如此。

PS:如果你想問我這一章要表達什麼,很抱歉,我也不知道。這一章是昨晚半夜臨時碼出來的,名人堂演講明發,因為我沒想到編輯會連給我兩個很好的推薦,完結前斷更不好,所以臨時碼了一章。我也不知道我在寫什麼,隻是想到什麼就碼什麼,所以這一章可能什麼意思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