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6章、子弟兵進村(1 / 2)

鐵柱帶領隊伍穿過了道路兩旁載歌載舞來歡送他們的朝鮮老鄉組成的人牆通道後,他們就來到火車站登上了軍列,此時白水蓮她們也早已經登上了列車。鐵柱見到白水蓮後,此時他就再也忍不住淚水灑落下來,最後他就哽咽著對白水蓮說道:“水蓮咱們勝利啦,現在就要返回祖國去了,可是吳政委他卻是永遠的留在朝鮮和金順姬同誌一起照顧阿瑪尼,恐怕今後我們就很難再見麵啦!”

“咳!吳政委是代替咱們豐潤縣的父老鄉親們向朝鮮人民還債的,在咱們豐潤縣的那塊土地上,包括周書記和崔參謀長在內,又多少朝鮮軍人為豐潤縣的民族解放和建立革命政權,而長眠在了燕山腳下的還鄉河畔,豐潤縣的父老鄉親們欠下朝鮮人民的債太多啦!”白水蓮聽完鐵柱對她說的話後,她就長歎一聲對鐵柱說道。

“水蓮啊,我要不是有你和小栓在,我也會和吳政委一樣留下來贍養阿瑪尼的,你現在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嗎?”鐵柱聽完白水蓮對他說的話後,他此時就心情難以平靜的對白水蓮如實的說道。

“鐵柱你現在的心情我能理解,現在不但是你和吳政委有這種想法,就是我也有這種想法,可是小栓還在家鄉等著咱們回去撫養呢。”白水蓮聽完鐵柱對她說的話後,她就拍著鐵柱的手掌對他說道。

“嗚!”就在鐵柱和白水蓮說話之際,隨著列車的一聲長鳴,軍列就緩緩地啟動了。軍列載著凱旋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將士們奔馳著向遠方的祖國駛來,軍列上的指戰員們全都默默的注視著窗外的景物,他們跨過鴨綠江後就一路和美國鬼子交戰,最後才把美國鬼子和李承晚匪軍打到三八線以南去,在車窗外的每一寸土地上灑下了多少誌願軍將士們的鮮血才換回來的呀!

“嗚!嗚!”軍列終於駛上了鴨綠江的大橋,此時軍列上的指戰員們都興奮的歡呼跳躍起來:“我們勝利啦!我們歸國啦!我們完成了祖國人民交給我們的神聖使命啦!”

隨著指戰員們的一片歡呼聲,軍列跨過了鴨綠江大橋,終於駛上了祖國的土地,從此這場支援朝鮮人民保國為家的戰爭就結束了,歸國後的誌願軍指戰員們又恢複了他們過去的編製,又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肩負起保衛祖國邊疆的重任。

抗美援朝戰爭過去幾年後,蘭英的小兒子老疙瘩已經上小學了,這一年村裏來了拉練的隊伍,那時部隊拉練不論走到哪裏就會住在哪裏,但是部隊絕不會住進城市裏的,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他們也絕對不會進駐,可是為了補充部隊所需要的給養也不會離開城市太遠,自然城市附近的村莊就成了他們最佳的落腳點。

部隊住進哪個村總是以班為單位號房住到老百姓的家中,訓練時村裏的民兵還要和部隊一起參加軍事訓練。在那時軍民相處的跟一家人一樣,戰士們經過一天艱苦的訓練之後,回到老百姓的家中都要紛紛爭搶著幫自己的房東幹家務活,房東的婦女們不但要負責為戰士們做上可口的飯菜,還要爭搶著把戰士們的髒軍裝洗幹淨,破了的還要縫補好。

各家的長輩自然是一家之主,戰士們總是以家中最小的一個稱為弟弟妹妹,所以有的家是四室同堂的也得跟著叫,最普通的也得叫大爺大媽,大媽就是媽,也是戰士們最愛這樣叫的稱呼,因為這樣才能有一種在家的感覺。

這一年東關村就住進了來這裏拉練的一個團,這下東關村裏可熱鬧了,生產大隊部就成了生產大隊和團部的聯合辦公點,生產小隊部有的成了聯合營部、有的成了聯合連部,家家都住進了一個班的戰士。可是這個團的團長卻有點特殊,因為他就是豐潤縣的本地人,蘭英的二外甥鐵柱。

蘭英家這天也住進了一個班的戰士,蘭英家為了騰出來一間房子讓戰士們居住,她們一家五口就擠在了東屋,西屋收拾幹淨後就由那一個班的戰士來居住,民兵排長把那個班的戰士送到蘭英家後不久,鐵柱就微笑著走進了蘭英的家門,那一個班的戰士不明情況還以為是團長來檢查他們的工作呢,因此韓班長立刻立正向鐵柱敬禮報告道:“報告團長,我們是剛被民兵排長送過來的,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整理內務和幫助大娘一家幹家務活呢?”

“哦!請稍息,韓班長我來這裏是探親的不關你們的事,你就繼續整理內務吧。”鐵柱向韓班長還完禮後,他就和顏悅色的對韓班長說道。

蘭英這時正和殊榮在屋裏幫戰士們收拾背包,她聽到外麵這熟悉的聲音後就立刻從屋裏奔出來高聲喊道:“哎呀!這不是鐵柱嗎?怎麼這次拉練的隊伍是你帶來的,這下可好啦,孩子們這次你們可真的是到家啦!來鐵柱快讓老妗子我看看,哎呦!鐵柱現在你可是發福嘍,怎麼這次就你一個人帶隊伍回來的,那水蓮和孩子們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