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統計完成了,在這裏我們要恭喜今年參加高考的諸多學子!在向書記、羅市長和諸位領導的英明領導以及璿都所有教育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的學力得到顯著提升,沒有辜負三年的刻苦學習,於本次高考本市獲得了極佳的成績!”
工作人員先小小的捧了一波,才滿臉喜色的開口說道:“相比去年,璿都的高考上線率提升了足足4個百分點!”
“4個百分點?”
向書記的臉上浮現出笑容,一顆懸著的心也放下:“也就是說,今年的上線率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一?”
數字聽著不是很誇張,但其實已經是一個顯著提升,尤其是破了五十大關,這足夠給向書記的政績上增光添彩了。
“沒錯!一本上線率百分之十九,二本上線率更是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二,這是璿都近五年來創下的最好記錄,這都多虧了向書記您和各位領導的辛勤工作。”
工作人員滿臉洋溢著喜氣,即便因為連續幾天待在辦公室此時顯得不修邊幅,但大家此刻都覺得他很順眼。
而走廊的氣氛也頓時熱烈起來,大小官員職員們終於放寬心各自道賀祝福,麵露喜意,場麵一片和諧,看不出半點剛才的風雨欲來。
“不,這都是我們璿都的學子自己爭氣,也是璿都所有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的共同成果,和我們關係不大,倒是你們,辛苦你們了,回頭市委會對工作辛勞而出色的同誌們進行表彰和嘉獎的。”
心裏安穩,向書記也恢複了沉穩的姿態,謙遜的說道,工作人員連連道謝。
一番客套談笑後,一個屬於教育局領導班子的人忽然開口問道:“對了,小周啊,今年我們有多少學子考上了清華或者燕大啊?”
此話一出,其他人的耳朵也豎了起來,這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基礎成績保住了且不錯,隻是代表他們去年的工作得到了肯定,但真正能拿來表功和吹噓的,還是後麵這些頂尖學子的數據。
天際省曆來都是國內教育水平強省,省內各地區的競爭自然也極為激烈,每年兩大比拚指標——上線率和頂尖學子數量幾乎要讓主管教育的人愁白了頭。
“目前還不清楚燕大和清華的具體錄取標準,但我們通過對比以往數據做了一個大概估測,今年他們的錄取分數線可能在六百二十五分左右,今年璿都在六百二十五分以上的人總共有……”
說到這兒,工作人員遲疑了一下。
“多少?”
那人沉不住氣的問道。
“三百六十二人。”
工作人員答道。
“三百六十二——?”
那人的音調高了起來,皺著眉頭說道:“怎麼還比去年少了二十幾個?”
向書記抬了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問道:“這個數量在全省大約能排到什麼位置?”
“可能,第五,第六吧……”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說道。
“上線率不錯,頂尖學子方麵反倒掉了兩名啊……”
向書記也微微皺眉,感覺有點棘手,並非美中不足的問題,而是外行人員往往視線就集中在幾個頂尖學子上,他去年剛弄了點改革,今年頂尖學子就少了二十多個,少不得有人要拿這個來說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