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寶安市後,我一口氣在老家歇息了十幾天才感覺緩過勁,連把去找眼鏡對口供的打算都拋之腦後,還好五叔沒有真的去找眼鏡盤問,不然我撒的謊準得穿幫。
這一天,我正在家裏懶洋洋看書,看的不是別的,正是那本從墓裏麵帶出來的《通靈手劄》。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繁雜,除了對通靈人的曆史研究和軼事補漏外,還分為戲法、風水、卜算、機關、書畫、金石六大部分,每大部分又包含了基礎入門精通三項,其知識之浩瀚簡直出乎我的想象。這本書就算放到現代都是堪稱百科全書的存在,更別說是在文不輕傳的古代了。就這麼厲害的一本書,居然還隻是一本殘卷,也不知道原書的作者到底是怎樣的奇人,竟然能寫出如此巨著。
我對書裏麵的大部分內容都不太感興趣,尤其是戲法和卜算,在我看來就是古時候神棍騙人的障眼法,雖然頗為神奇卻不堪大用,畢竟我也不可能真的扛著旗子去天橋底下算卦。令我真正感興趣的,還是其中的機關篇和風水篇兩部分,如果將這兩部分研究透了,那以後下起墓來可真是得心應手無往不利。
《通靈手劄》中的風水論非常奇特,和如今流傳的主流風水論殊為迥異,它不求山不求水,上不應星下不對卦,而是將整個中國視為一個大風水局,然後以一百零八個節點為基幹點麵剖析,通過對小節點的幹涉來改變大局的風水。
這個風水觀點非常有趣,就好比風水中的針灸之術,以山川河洛為經脈,一百零八個節點為穴位,隻要動了其中的任何一個穴位,都會引起整個大風水的改變。而若是要改變風水,則是以節點為基礎,改造節點之間的山川走勢,從而達到改變節點與節點之間區域風水的目的。
所以書中的風水之術在擇墓安葬這一篇中,對地勢山川之類的因素並無看重,而是選好造墓的地點之後,通過改造墓穴周圍的環境來達到改善風水的最終目的,頗有一種山不來我便去的豪邁觀,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我算是終於知道為什麼馬伏祿敢把西域的西宋皇陵移到八百山村這個地方了,原來他早就根據《通靈手劄》中學到的手段將整個皇陵四周的環境改造一空,從而人工製造出了一個皇陵風水局。
除了風水篇外,《通靈手劄》中的機關篇也非常玄奇,除了常見的箭石火毒機關外,手劄中還記載了許多帶有濃重靈異色彩的機關術,我們在地下皇陵中遇到的屍魘術便是其中很厲害的一種。這些通靈機關術不僅效果歹毒,而且建造機關的材料和程序也非常詭異,往往要用到活人血肉、死者殘骸之類的物品,令我看得不寒而栗。
不過作者在機關篇也提到,通靈機關術乃是他從西漢一座王墓中發掘而得,初時“用之無往不利”,在之後的幾年中“頗覺傷人”,所以“慎之慎之,棄而不用”,看來作者也意識到了這種機關術有傷天和,所以才慎而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