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問縣模式,許陽經驗!(1 / 2)

這一日,時間仿佛過了非常緩慢。

原本大家都是非常積極來參加論證會議的,這裏雲集了全省的高手,大家都摩拳擦掌等著大顯身手呢。

好了,他們連個屁都沒放呢,這邊就成了問縣中醫院的主場了,都快成了許陽一個人的吹捧會了。

從北京來的兩個國手,也不禁相視苦笑。

坐車跑了這麼老遠,弄這一大趟,自己還整出了一大堆情緒和表情,準備帶領這幫中醫攻克這個大難題呢。

結果好了,浪費表情了!

接下來的會議的風向就偏了,沒必要重新辨證了,而是針對問縣中醫院的成果來進行分析,看看適不適合推廣。

場內的專家也在不停提出問題來。

幸虧杜月明做足了準備,他是吃透了全部內容的,他們成果他也是全程跟到尾的。尤其最後的療效反饋,他更是全程一手抓的。

底氣足,就什麼都不怕了。

就是有點廢水,杜月明都換了兩保溫杯的水了!

這一討論,直接快到傍晚了。

就是嶽院長全程臭著個臉,拿出手機時不時發送個消息出去,估計這會兒他正懷疑人生著呢,還是不要打擾他了。

一直到傍晚,大家才討論結束。

最後的結果非常一致,那就是問縣中醫院真的獨立完成了對這次流感的辨證,並且製定出了非常合適和恰當的治療方案。

問縣中醫院的經驗,已經經過臨床檢驗了,也符合醫理藥理,大家一致認可,問縣中醫院的經驗完全可以推廣使用。

所以基本上這就定下來了。

眾人也放鬆了不少,雖然他們沒幫上忙,但是這個第一個大難關總算是過去了。同時,眾人也都興奮了起來,這個經驗要是推廣出去,那他們中醫就能趕得上這次流感大爆發了。

現在主要開始西醫同誌們頂著壓力,從總體上來說,中醫還是在敲邊鼓,有些醫院中醫力量非常薄弱,向來都是敲邊鼓的,也指望不上他們。

而有些醫院的中醫建設是很不錯的,但苦於對這次流感的辨證問題和醫術水平問題的局限,一時半會兒也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但隻要把問縣經驗一推廣下去,這就相當於給每個中醫贈送了一把機關槍,這樣對敵抗爭自然更加有把握了。

說不定,在這次抗擊流感的過程中,中醫能比以往更大的作用也說不定呢。

眾人都有些期待了起來。

傍晚了,好多專家都回去了,醫院裏也很忙,都還等著他們回去主持大局呢。但是在離開之前,這些專家都還在纏著何教授問許陽的師承和聯係方式,一個個暗搓搓的意思非常明顯了。

副院長在一旁不停翻白眼,一群在想屁吃的家夥。

許陽醫術高是一回事,但他畢竟還太年輕了。他要是過了四十歲,估計這些專家都不好意思開口了。

可關鍵他現在還不到三十歲啊。

大概可以怎麼理解呢,就像是一個七八歲的神童,完全可以去上清華少年班的那種,智力碾壓一群成年人,心智也非常成熟。

但不管他怎麼妖孽般的成熟,他也就是一個孩子,還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定還是需要有監護人的。

就像許陽再怎麼牛,你還是得有師父的,你得有師門啊,出去也好混一點,師父也能幫襯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