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擺在許陽麵前也有一個亟待解決的醫學問題,那就是他跟了很多老師學習,但是卻沒有把這些學到的本事融會貫通。
許陽現在醫術的確很厲害,但是他可以更厲害。而更厲害的途徑,也已經擺在了他的麵前了,那就是融合。
論經驗,許陽是不缺的,他曾經在係統的空間裏麵從醫幾十載,磨也完全磨出來了。用藥經驗也是頂尖的,隻是離著最強還差一些。
許陽在係統裏麵的時間雖然說有幾十年,但是放在現實生活中,加起來,許陽也不過是一個六十歲左右的人。
而一般這個年紀,那些出色的醫生,是可以步入國手這個範疇了。許陽的天資和努力都不缺,他的綜合實力已經是國手裏麵最出色的最頂尖的了,離著大國手也隻差一線了。
而這一線的突破,他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還需要再用個近十年的時間,去慢慢消化和磨合他這一身所學。
十年之後,三十多歲的他正式成為大國手。
他依然是最年輕的大國手,依然是光鮮榮耀。
可是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是最慢的辦法,也是最被動的辦法。現在許陽治病就常常出現兩種風格的混雜,隻要給足時間,他是可以做到的!
但他們現在想要做的就是盡量縮短這個時間,化被動為主動。劉宣伯早就發現這個問題了,他也在想幫著許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才拉上了何教授一起幫忙。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找到教許陽醫術的授業恩師,要這兩個風格迥異的大師坐下來一起商討,這樣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可關鍵是許陽一直藏著掖著,不過還好劉宣伯最夠睿智,一雙老眼看透了滄桑,一下子就找到了許陽其中一位師父了。
然後劉宣伯就約好了何教授,等何教授過來,他們一起去找許陽的父親,去試探試探這位隱世高人的深淺。
何教授自然也是答應了。
隻是何教授還是很有茫然,今天震撼的消息太多,讓他有些頭暈腦脹的。
……
再說許陽,許陽出門之後,繼續自己的接診治病了,至於劉宣伯的誤會,那也隻能是讓他誤會著了。
許陽下了班,發現手機上多了一個短信,是張三千發給他的,讓他下班了去張家吃晚飯。
許陽也回了一個好。
許陽下班先回了他自己的住處,去拿了禮品,他也不是空著手從廣州回來的,也是買了一些東西的。有給他父母的,也有給張三千的。
隻是許陽也還是剛回來,還在工作,還沒來得及回家呢,所以帶給他爸媽的東西,也都還放在家裏。
許陽把禮品提上,下樓騎上張可那輛粉色小電動去張可家裏了。
許陽到現在都沒買車,所以出行全靠張可的那輛電動車,現在夏天還好,冬天可就冷了,還有就是下雨天,也不太好騎。
尤其要回老家,都是要去縣裏的汽車站,做大巴,也得等大巴的時間,所以出行還是挺不方便的。
隻是許陽也想買個車的,隻是一忙起來,就老把這個事兒給忘到腦後去。等真需要了,又說一定要買,但是過去了,又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