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山中木製房屋特有的香味刺激著曹常傑的鼻腔,讓他感覺很舒服,渾身都洋溢著戰鬥的激情,屋中卻不到一個人影,還是隻有那隻大銅火盆,裏麵的木頭一直在劈劈啪啪燃燒。
屋外傳來的依然是呼呼的風聲——這讓曹常傑很真實,自己和玉英再次來到最初見麵的地方,而戰友們都在軍營。
看著自己當初睡著的地方,想著玉英照顧自己的場景,有那麼一會,曹常傑仿佛又回到了兒時,母親執著芭蕉扇,輕拍著他,在柔柔的微風吹拂下,在母親的細心嗬護下,曹常傑特別舒適,很快就睡著了。
然而,醒來後,母親卻不在身邊了,去了哪裏,自己也並不知道,莫名的恐懼裹挾著他,他要哇哇痛哭,卻哭不出來,胸口仿佛壓著石頭,使他特別難受……
在木屋裏,曹常傑最初醒來時,努力著想抬起胳膊,想伸腿下地,想喝口水,掙紮到最後,最終都放棄了,隻能乖乖地躺著,眼睛睜大盯著木屋的房頂……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風中又傳來了擊鼓的聲音,曹常傑屏住呼吸,凝神細聽,鼓聲鏗鏘,讓他周身熱血沸騰!
鼓聲也喚回了沉思中的曹常傑,他推門出屋,屋外的冬日晴空下,陽光穿過清冽的空間,照射在這片已被初雪覆蓋的林間空地上,一陣冷風吹過,雪沫夾雜著落葉在空中飄舞,小精靈一般頑皮嬉戲。
好一位盛裝出演的朝鮮女鼓手!曹常傑眼前一亮,俏生生的玉英長身玉立,在雪舞葉飛、藍天褐樹的背景映襯下,特別清新,特別美麗。
鼓在腰間,如同跳動的音符,和著裙裾飛揚的旋律,在這片已經安靜、得到了和平的土地上被擊響。
鼓聲時而清脆,時而悠揚,時而激烈,時而輕柔,曹常傑的目光清澈明亮,玉英的身影清晰溫暖。
當初,那個唯美的畫麵已經成為了永恒的記憶,在還來不及記憶的時刻,它就注定要結束了,當初曹常傑實在不懂得珍惜,如今,這片刻的重溫注定要永記心間。
在這年冬季再次徹底降臨的時候,玉英帶著已經返回到朝鮮的曹常傑再次來到當年的木屋裏。趁著曹常傑在屋內逡巡的時刻,玉英在屋外再次擊起鼓來,鼓聲送走了一年,也送走了青澀;鼓聲卻喚醒了記憶,和過去的所有美好相遇……
在隨後的新年鍾聲裏,迎候第一個戰後新年的人們將朝鮮半島的天空變成了世界最絢爛的地方,無論南北方的男女和老少,狂歡一般的聲浪經日難停。
中朝兩國領導人幾乎同時發表了重要講話,再次重申了在半島維護和平的堅定立場和同誌加戰友一般的深厚友誼,這給全世界再次留下了極其難忘的印象。
“幫助朝鮮搞建設!”領袖的一句話讓朝鮮人民熱淚盈眶。
實打實的號召和行動拉開了朝鮮化劍為犁、大規模建設的序幕。如同當初中國的建設,需要蘇聯幫扶一把、推動一下,朝鮮的建設需要中國注入一個力量。
而中國從說到行動,就緊跟在戰火停歇之後,未來幾十年半島的平靜和安寧,中國在全世界率先埋下了第一塊奠基石。
曆史已經表明,半島的的和平和穩定源於經濟上的繁榮和穩定。離開了這一根本,任何的躁動和喧囂都是虛妄和不實,任何的外部打壓力量也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奸詐惡賊和妨礙和平的亂世元凶。
藏在山裏的中國小夥和朝鮮女人走出了山林,名正言順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一名留在朝鮮後勤部隊療養的河南籍誌願軍戰士,毅然選擇留下了朝鮮,朝鮮族一位金金姑娘留住了他,接下來的一年或者再一年,他們的跨境越國愛情就會開花結果。
曹常傑不後悔,如果注定此生隻能選擇一個人生活,那麼他就和坦克長相廝守,直到生命的盡頭。如果注定要選擇與一位異性終老到白頭,那麼天意已經安排了與當初救他的寶霞牽手一生。
玉英也救過曹常傑,而且在接下來最重要的幾年裏,兩人心手相牽,扛過了最艱難的戰爭歲月,於情於理也有無數分不開的理由。
但是,玉英也不抱怨,命運弄人,自古皆然。在一起的日子,就讓美好充斥內心;在一起的時間,就讓唯美感動肺腑;在一起的日夜,就讓真愛時時伴隨。
玉英陪同曹常傑在朝鮮的山水間駐足,在戰後的和平裏更可能多一些休憩的閑暇,畢竟曹常傑的戰爭創傷尚未痊愈,雖然根在中國,但是,玉英不願意讓這病根再被帶回中國。
中國人民給了朝鮮新的和平,朝鮮人民就還中國人民一份感恩和祝福!玉英“花言巧語”。
即使今後有難,玉英也希望還是在半島,就在這巴掌大的地方。
曹常傑不解,難道朝鮮民族天生尚武?他也開起了玩笑。
玉英搖著頭,誰不希望和平安寧的生活?但是,朝鮮在前,中國在後,有難在前,後方不亂,一切尚有可為;前方平靜,後方大亂,則全局危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