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回 行冊封布下第一步(1 / 2)

樂宸就知道東郭貴妃沒安好心,不過目前也隻能如此,晚上宋金又來了,不提。

翌日,樂宸因為晚上侍寢,白日可以免去坤寧宮給皇後請安,睡到日曬三竿才爬起來。

靜梓擺上午飯來、因著樂宸早餐也沒吃,所以沒有太過油膩,免得樂宸的胃消化不良:一碟開胃醃黃瓜、油潑肉沫豆腐、清蒸鱸魚、百花肉羹和白米飯。漱口的茶依舊是鐵觀音。

樂宸吃罷,躺在院子裏曬太陽,才要補覺,幹薑來傳,說是有聖旨。

樂宸忙進去梳妝打扮,跪在院裏接旨。

那聖旨是給樂宸封號的,讀聖旨的宦人是宋金身邊的二等宦人公孫某,年紀和樂宸差不離:“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典司宮教、率九禦以承休。協讚坤儀、應四星而作輔。祗膺彝典。載錫恩綸。今有百越王府嗣女、大理寺卿嫡女宮氏樂宸,德蘊溫柔、性嫻禮教。故冊封宮氏為昭儀。欽此!”

樂宸接過聖旨,給了公孫宦人幾顆銀餜子。

不多時禦司坊便差人來送昭儀冊封時的寶冊和衣裳,來送的人是個新人,看著靈動得很。

樂宸好奇:“你叫什麼?今年幾歲了?出身如何?”

那宮女笑著回道:“回昭儀娘娘:奴婢姓譚,名露,今年十一歲,父兄原是汴京救火隊的,因救了火沒的,故而皇家格外開恩給奴婢宮裏的活計。”

樂宸想說皇家還真聰明,又不用出錢出力,還白賺了名聲和一個勞動力。

靜柏見樂宸好奇,便說:“露兒是尚服局司衣司的,今年才補入的宮女,還在考量。”

得等考量過了才能安排崗位,若是得了主兒們的青眼,那便不必在尚宮局苦熬,但也得等考核期過了走形式。

樂宸雖然喜歡譚露,但也不急著為自己招兵買馬,還是要再看看。

譚露送了衣服,得了一枝銀釵便回去了。

樂宸正準備換上服裝和釵環,去紫宸殿偏殿接受冊封,莘嬤嬤戴著一個厚厚的手套,先從頭到尾把宮裝摸了一遍,然後又仔細查看釵環,接著又去摸了一通鞋子。

靜梓緊隨其後,看看是否都有做好,還甩了兩下,防止線頭鬆散、行禮時崩開。

都看了一遍沒什麼事了,正要上身,靜柏又過來聞了一遍,拿著小剪子輕輕挑開冠子,看見裏麵藏著一個指甲蓋兒大小的布包,布包剪開,是一包粉末兒。

靜柏一麵把冠子接好一麵說:“是蒙汗藥,雖然不至於很多,但冠子勒在頭上,又離鼻子近,聞多了便頭暈目眩,是要在大典上出醜的。”

“可是適才那個宮女兒?”能居上問。

“那宮女懂什麼?替死鬼而已,”樂宸被莘嬤嬤裝扮著,“這種低劣的手段,定然是哪個眼紅我的,畢竟我一躍成了昭儀。”

靜柏提醒:“娘娘該自稱:‘本宮’,對上和高位嬪妃自稱;‘嬪妾’。”

樂宸立刻改口兒問幹薑:“你覺得闔宮裏同本宮有過過節的那幾位,誰會是此次的謀劃者?”

反正不會是皇後,皇後要整人不會是這麼低劣的手段,公然懟你才是基本操作。

幹薑和樂宸對視一眼。

她們都想到了陰才人,可陰才人是不會自己出手的,她被監視著,也沒有動手的可能,那麼隻有她的好閨蜜、出身陝州的婕妤貢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