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回 雙後下手應對有餘(1 / 2)

宋金眯眯眼:“你有何對策?”

樂宸道:“陛下需在選一位地方出身的朝中要員,最好是武將,統帥地方軍和朝中一支軍隊去江淮賑災。

此外,外派一名醫術高超的禦醫,在江淮培養醫術,治療民眾,開創官方醫療機構,讓你百姓看得起病,這般才有充足的民源,官府需提供民生福利,讓民眾看病就基本不花錢,平時按人頭繳納醫療保險金,提供一張憑證,屆時憑借憑證和畫像來看病。但需要謹慎不法分子倒賣藥材。

堤壩也需要招納人才來治理,保證水患不再侵襲,江淮一帶地處平原,又是華夏腰部,對外通商是要塞,方便發展商業,不可輕易棄之不顧。

而燕雲情勢複雜,除了調走蒙國公和任將軍不再幹涉之外,朝中需要一位能言善道又有權威者去調停,而外國間諜也可以著手處置,至於和羅刹進一步友好往來,交流商業、人文和武器等事項,都可以提上日程,嬪妾甚至建議陛下親自訪問羅刹。至於和親人選,嬪妾覺得朝夕長帝姬甚好,從小養在太後娘娘身邊,知書達理,文武雙全,富有謀略,又是嫡出,若是再輔之以大政,日後必然成事。”

前麵樂宸說的時候兒,宋金還頻頻點頭。

樂宸都是拿現代的東西去套古代的,宋金聽著自然覺得樂宸是個人才,可說到和親人選之時,宋金就麵露難色:“別說母後,朕都疼愛小皇妹,讓皇妹遠嫁還要肩負國家重擔,怕是不能。”

樂宸才不相信宋金有多心疼朝夕長帝姬,頂多是怕和太後再度鬧僵罷了。

太後還是太子妃時,當時有以為帝姬和太子關係甚好,也是遠嫁蒙古,最後兩國交戰,蒙古潰敗,又被突厥襲擊,一度亡國,帝姬嫁了父子兩代人,深受折磨,客死他鄉,讓太後一度十分傷懷,如今還在宮中設立牌位,日夜祝禱和懺悔。

據說太後親弟、年初剛封的西國公、常年駐守趙國西部防線的大武將、被西夏、大月氏、回鶻、龜滋、突厥、蒙古奉為:“武神”的李藝曾經和和親的先鎮國和平榮琺琅太長帝姬有過一段情,坊間廣為流傳的八卦就是:

李藝在第一次趁著蒙古內亂之時帶兵進攻,當時是有救出琺琅帝姬的,倆人還舊情複燃在月牙泉野合了一次,琺琅帝姬後來不想回蒙古,想嫁給李藝,先帝準備賜婚,但是李藝執意不肯,還娶了將門薑氏,親自護送琺琅帝姬回國,但是駐守在蒙古好幾年,護著她平安生下現在蒙古國的太子才回國。

李藝如今也膝下單薄,不過一兒一女而已,和薑氏的感情也並不是很好。

李太後就算不想自己女兒重蹈覆轍也是情有可原。

樂宸隻是提建議,成不成還得看宋金,所以樂宸便不多逼迫,免得樂極生悲,又給宋金伺候了一回,就一家三口睡下了。

不過宋金還是按照樂宸的話去跟太後說了,本來以為太後會發脾氣,但太後沒有,隻是讓宋金先去處理江南水患和燕雲旱災的事情,但旋即便親自到了成平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