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胡聯軍抵達的當天,他們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選擇了就地安營紮寨。打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諸胡聯軍的盟主社蘇雖然打心眼裏瞧不起西鄉軍,但還是在自家營寨與西鄉軍的東營之間布置了大量的遊騎。還是那句話‘沙場之上,小心為妙,仔細為先’。由於西鄉軍有過夜襲擊滅阿瓦部的先例,為了防止西鄉軍晚上偷襲搗亂,社蘇特地加強了夜間的防禦,布置了大量的遊騎以及巡邏哨。這讓準備戰前給諸胡聯軍製造些麻煩的劉夜有些無從下口。
經過了一夜的安心休整,大部分胡人的精神都挺不錯的。朝食過後,趁著聯軍的士氣不錯,頭一次統率這麼多兵馬的社蘇留下了部分的奴兵以及散騎繼續加固營寨外,迫不及待地帶著剩餘的人馬浩浩蕩蕩地奔向了西鄉軍的東營。
戰爭不是兒戲,是一個非常講究循序漸進的嚴肅過程,不可能像電視劇中一上來就直接開大招進行決戰的。首先要通過試探性進攻摸清敵軍的虛實,再集中力量攻其薄弱環節,隻有這樣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這點對於人數眾多的大規模決戰尤為重要。處理不好的話,是很容易吃敗仗的。
作為此次諸胡聯軍的盟主,社蘇還是有些能力的,各部胡人在他的統率下暫時還能和睦相處,並沒有出什麼大亂子。此次他之所以率領諸胡聯軍的全部主力向西鄉軍東營進發。除了想再壓壓東營內西鄉軍的士氣外,還有就是想試探一下東營的防禦力,並不是想立即發動全麵進攻。當然啦!如果東營的防禦力非常弱,破綻非常大,社蘇也不介意指揮大軍直接攻破東營,吃掉營內的這股西鄉軍。
不過當社蘇率領諸胡聯軍到達東營前時,社蘇和其餘胡族的大人們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
成片的拒鹿角馬四處分布。這些拒鹿角馬似乎全部被釘死在了土裏,根本無法推移開。而且這些拒鹿角馬的上麵也全都塗滿了泥水,顯然是用來防火的。這就意味著要破壞這些拒鹿角馬隻能選擇用斧頭劈砍了。不僅如此,這些拒鹿角馬並沒有完全封死路麵,反而露出了幾個缺口。
看著這幾個缺口,久曆沙場的社蘇想了一會兒後,就立即明白了某人險惡的用心。人總是喜歡走捷徑的,沒有人願意繞遠道,走困難的道路。顯然對於這些諸胡聯軍來說,這幾個缺口就是捷徑。社蘇可以想到一旦自己手下的勇士聚集在這幾個缺口附近,肯定會遭到東營營寨上西鄉弓手的猛烈射擊。不過社蘇也沒什麼好辦法,他總不能阻止手下的勇士放著好好的缺口不走,而去選擇慢慢破壞這些拒鹿角馬吧!而且社蘇也知道想要完全破壞這些拒鹿角馬,可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辦到的。一旦此次討伐戰的時間拖得過長,對諸胡聯軍肯定是不利的。畢竟這裏可是‘弱肉強食’的神州北方,社蘇可不敢保證參加此次會盟的胡人部落,他們的後院不會起火。
除了拒鹿角馬外,西鄉軍還把東營前的土地挖得坑坑窪窪的。這樣不利於攻城器械的發揮,雖然這些胡人並沒有什麼強大的攻城器械,不過也沒關係。對於這些大大小小的洞,如果胡人稍微不注意腳下,是很容易摔倒的。戰場上一旦摔倒,如果不立即爬起來,是很容易會被附近的人踐踏而死的。
除此之外,西鄉軍還修建了一道高約三丈五,寬約兩丈五的寨牆。在寨牆的前麵還有一道插滿了尖尖木樁的深壕溝,保證人一旦掉下去絕對爬不上來。在寨門處還有專門用來保護寨牆的吊橋。在寨牆上還有大大小小的各種守城武器比如床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