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卒是西鄉軍的主力戰兵。他們不僅擁有精良的裝備,而且還經過了正規的長時間的軍事訓練。武卒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其強大的陣戰能力,這也是作為穿越者的劉夜最自豪的地方。雖然西鄉武卒擅長陣戰這一優勢在現在或許還不太明顯。但隨著劉夜勢力的擴充,這一優勢將無限地擴大。畢竟擅長陣戰的一方在大規模的對戰中占據了非常大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擁有大量騎兵的北方遊牧民族在與中原王朝精銳步兵之間的對決中屢屢敗北的原因。無他,漢人的軍陣實在是太強了。
當然西鄉武卒也不是沒有缺點的,武卒並不擅長混戰,武卒的單兵能力並不強。西鄉的武卒隻是半職業化士兵,不可能同時訓練陣戰和單兵的,必須有一個側重點。但單兵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出來的,很顯然劉夜選擇了前者。
當然啦!武卒不善混戰,但並不代表武卒不能混戰。針對武卒單兵能力弱的缺點,西鄉軍自主研發了一種以伍為單位的小型軍陣。在混戰中對付一般的敵人還是沒問題的。但在胡人精銳的突騎麵前完全不夠看。
西鄉武卒裝備精良,但隻有頂在最前麵的重裝刀盾兵才裝備了雙層甲(鐵甲加皮甲)。其餘輕兵(輕裝步兵),短槍盾兵,長槍兵都隻有普通的皮甲。對付一般的兵種或許夠了。但麵對精銳突騎的時候就有些難受了。
這些精銳突騎都是諸部聯軍中的精銳,武器當然不可能差。大部分手持的都是釘錘之類的鈍器。現在棉甲還沒有出世,現有的甲胄對鈍器的防禦力並不咋的。西鄉武卒的甲胄也包含在內。反觀西鄉武卒的武器都是諸如長槍,短槍,環首刀之類的。對擁有著雙層重甲(鐵甲加鐵甲)的精銳突騎造成的傷害非常有限。
突騎既是胡人的主力部隊,也是胡人的精銳部隊。這些被挑選出來的精銳突騎更是其中的翹楚。他們每個人都有著十年以上的沙場經驗。是真正百戰餘生的精銳老卒。單兵能力極強,完全碾壓西鄉武卒。
這些精銳突騎一衝上東營寨牆,就如狼入羊群般瘋狂地屠殺了起來。武卒根本不是對手。除了重裝刀盾兵還能相抗衡一二,其餘人對他們而言都是開胃小菜。但西鄉君重裝刀盾兵吃了武器的虧,手中並沒有鈍器,對這些精銳胡騎造成不了太大的傷害,隻能勉強算是一個肉盾,而且沒啥輸出。至於西鄉的輔兵,就連西鄉軍的主力武卒都已經被打得抬不起來了,他們就更不用談了。
這些精銳突騎衝上寨牆後並沒有盲目地行動,而是在他們的指揮官胡人千夫長的命令下有組織地分成兩波。一波掩護正在進行登場戰的普通胡人。而另一波則衝向了寨樓,那裏可是西鄉軍的指揮中心,‘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這些胡人還是知曉的。
“長弓隊下城,唐覺曲重裝刀盾兵和輕兵換鈍器登城,其餘人堅守原來崗位,不得後退半步,違令者仲裁者立斬!”看著源源不斷衝上來的胡人,站在寨樓上指揮作戰的劉武冷靜地下令道。
由於精銳突騎已經登城近戰,長弓隊失去了作戰能力,留在寨牆上隻會礙事。雖然身高體壯(這是長弓手選拔的注重點)的長弓手也有不錯近戰能力,但劉武可舍不得把這些難得的精銳葬送在這裏。
重裝刀盾兵和輕兵是武卒中身體素質最好的兩個兵種。有一定的單兵作戰能力。至於短槍盾兵和長槍兵在這種重甲步卒貼身肉搏戰中非常吃虧。再加上西鄉軍手中的鈍器非常有限,所以劉武並沒有派他們入場。
唐覺曲的重裝刀盾兵和輕兵雖然手持鈍器登城加入了作戰。但並沒有改變現有的形式。無他,西鄉武卒與這些精銳突騎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西鄉武卒被這些精銳突騎壓得快喘不過氣來了。
“欒猛,你率白袍親衛出擊吧!”看著現在的形式對西鄉軍越來越不利,躲在一旁觀戰的劉夜有些坐不住了,他對著身旁的欒猛下令道。
劉武雖然是東營防禦使,專門負責東營的城防。但並不是所有的部隊都聽從他的指揮。其中就包括劉夜的親軍白袍親衛。當然啦!劉武也沒這個能力能指揮得動他們。在這些白袍親衛中,可是有當世‘第一兵痞’之稱的衛甲大爺們的存在。衛甲大爺們有時候甚至連身為白袍統領,紫紋衛甲的欒猛都指揮不動他們。更別談劉武了,衛甲大爺們根本不買他的帳。在整個西鄉,真正能夠讓這些衛甲大爺們聽從命令的也隻有劉夜和小妖精這兩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