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皇帝陛下乃是一位神人,腦子裏是奇思妙想不斷,偏偏又不差錢,再有一個衛武做“幫凶”,於是那神機營中每日裏除卻不斷的轟隆隆的四處開花,便是工匠們與弗朗西斯絞盡腦汁,花樣百出的擺弄火銃,皇帝陛下要的火銃需得不怕水火,不論遠近,射得又多又準,還不許炸膛,還得要方便攜帶不傷著自己人,總之以最快最大殺傷敵人為目的,隻要能做出來,就有重賞。
這重賞之下便有勇夫,弗朗西斯與眾工匠們是摳破了頭皮,愁白了頭發,倒也是嚐試了不少法子,奇思妙想很是冒出許多出來,有用的少,無用的多,不過好在皇帝陛下用人不疑,又素來大度,從不會責備他們。
其中一個法子,便是有人借鑒了毒箭的原理,將那彈丸泡在了毒藥之中,隻要射入皮膚之中,那毒藥便可起效。
這東西雖算不得新鮮法子,且兩軍對陣之時作用不大,但衛武倒覺著這是陰人的不二法寶,這一回到大同來便隨身帶了兩把,前頭猜測那大巫師會深夜潛入營中,衛武便給朱厚照出了這一招,
“臣這裏的毒彈丸裏,有一種可在一個對時中,讓人毒發……”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一講,朱厚照欣然受了他的計策,於是才有了今日對著時辰,以手一指點那大巫師倒立時倒地的景象。
這事兒穿了自然不值錢了,不過皇帝陛下為保自家神秘無比,莫測高深的形象,自然是三緘其口,隻告訴了皇後娘娘一人!
多年之後,當年參戰的老兵們起此事時,都是一臉的崇拜畏懼,
“大將軍乃是真龍子,一指便將那韃靼人巫師點倒,令得韃靼人心神俱失,潰敗十裏,此一役便當為後人代代稱頌!”
眾將這廂慶賀勝利,便有人向陛下提議,
“大將軍今日我軍大勝,正當是鼓舞士氣,威懾敵人之時,不如將那些韃靼人的人頭懸掛於城頭之上,以懼強敵,以揚軍威!”
朱厚照嘿嘿一笑道,
“掛城頭這法子好是好,卻還是少了威懾之力……”
想了想道,
“不如造一座京觀如何?”
此言一出,眾將先是一愣,繼而紛紛響應,
“甚好!甚好!”
於是那一萬多韃靼人腦袋便用來在大同城外築了一座京觀,之後皇帝陛親去巡視,卻是負手搖頭歎道,
“委實爾,可繼壘乎?”
前一句是京觀,後一句卻是回身問眾將,眾將跪下齊聲高呼,
“願為大將軍效死力!”
這些話自有人在一旁記錄,隻落在後世文官的眼中,正德皇帝除卻離經叛道,行為乖怪之外,又多了一個殘忍弑殺,隻朱厚照從來也不在乎別人怎麼,任他們寫去就是了!
於是這一年韃靼來犯,頭一戰被大慶皇帝所領軍隊大敗於大同城外,損一萬二千餘人,消息傳出舉國歡騰,前頭瓦窯堡一戰大勝,朝中上下還當是謊報軍情,都是信者少,疑者多,這一回乃是陛下禦駕親征,大勝韃靼人,又立了那人頭京觀在大同城外以懾敵人,有憑有據的便由不得他們不信了,那大同城中的百姓,若不是因著有韃靼人還在外頭徘徊不走,隻怕都要扶老偕幼,拖家帶口的過去觀瞧了!
卻那大慶皇帝自得一勝之後,是得意忘形起來,竟是連著大半月都在犒賞三軍,又是吃酒又是吃肉,又是招了營妓入營,讓軍士們隨意暢快,放縱取樂,如此放浪形骸,讓朝中百官原本對皇帝有些改觀的形象,立時又跌到了穀底。
眾人紛紛上書,勸誡皇帝,又請了皇帝還朝,
“陛下功績直追太祖太宗二位,後世人必當人人稱頌,韃靼人懼陛下威已是頹然潰敗,陛下當還朝矣!”
陛下,您在外頭玩也玩夠了,打也打贏了,還是回來老老實實做皇帝吧,打仗的事兒讓那些武人去做吧!
朱厚照在大同收到百官的奏折,隻略略瞥了幾眼,便扔在一旁毫不理會,這廂竟還命人在大同建大將軍府,揚言要在大同長住,朝中百官聞聽都是搖頭歎氣,也有那暗暗罵,
“總歸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皇帝這不著調的毛病怕是改不了了!”
朱厚昭這廂在軍中大肆酒宴歡樂,外頭那韃靼王子禿猛可,可是還沒有退兵呢!
前頭被大慶人打敗之後,禿猛可一口氣跑出去十裏地,之後收攏殘兵,點清人數之後不由的是跳著腳的大罵,隻如今士氣低迷也不能立時奔回大同城外報仇,當下隻得先將各部安撫下來,再重議攻打大慶之事。
重新休整了幾日之後,禿猛可便想重振旗鼓,再去打大慶人,隻此時間各部的心思已是不如來時那般齊了,有人目睹那大巫師身死之事,早被嚇破了膽,起再攻大慶便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