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葬者何人(1 / 2)

石板高聳,上麵長有斑駁的青苔。隻要站在石門麵前,就能感受到腐壞、破敗的氣息撲麵而來。

一門之隔猶如天塹。

門後是無盡的黑暗,仿佛踏入一步,就會墜下無底深淵一般。

我看著僅有人寬的門縫,不敢冒然向前。

這時候,胡媛和張大鵬也追了過來。他倆看到丈許高的石門之後,同樣無比震驚,一時之間竟然忘了追問楊柳的下落。

“這就是將,將軍墳?”張大鵬忍不住喃喃道。

我沒有回答,反而往後退了一步,指了指一旁立著的石碑道:“看看不就知道了。”

石碑雖然灰撲撲的,可上邊刻著的兩行文字卻還是清晰可見。這叫勒坊記事,上邊寫的應該就是墓室主人的諡號。

其實我心裏一直都很好奇,這間墓室葬著的究竟是誰。

對方為什麼要耗費如此大的心力,還偏偏選一處凶險之地來安葬自己。

於是我趕緊走了兩步,上前去打量石碑。

隻見左右分別寫著:“大漢聖文德敬寧昭武皇帝”和“大漢端睿孝慈溫貞武皇後”

看著石碑上的內容,我當場就是一愣。

不是說埋著的是個前朝的大將軍麼,怎麼就變成皇帝和皇後了?

而且漢朝有這麼一個皇帝的麼?

據我所知,漢朝以孝立國,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是用“孝”字開頭。

除了兩人,一個是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號高皇帝。另一個就是開啟東漢傳承的劉秀,號光武皇帝。

顯然這兩人並非石碑上所刻的“聖文德敬寧昭武皇帝”。

那麼對方究竟是誰呢?

我實在想不明白,隻覺得自己滿頭都是霧水。

可就在這個時候,胡媛卻不確定的說了一句:“這個名稱……看著有些眼熟啊?”

我聞言一愣,連忙轉頭看向胡媛,隻見她俏眉緊鎖,努力的回憶著武皇帝的身份。

過了好一會,她突然失聲叫到:“啊!我想起來了,這不就是陳友諒麼?!”

大義武皇帝是陳友諒?

石人一隻眼,挑動天下反。

當年元末的幾路義軍之中,陳友諒可以說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如果沒有朱元璋的話,指不定他還真就當了皇帝。

不過順著胡媛的話,我也跟著回憶起來,好像陳友諒的確稱了帝,還立國號大漢。

可我分明記得陳友諒在敗走番陽湖的時候不幸中了流矢,逃亡到湘北身亡,被葬在蛇山之麓。

而此時我們所在卻是贛省,兩者隔了十萬八千裏,這裏又怎麼會是陳友諒的陵墓。

我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其中的緣故,最後還是張大鵬提醒了我。

他指著石碑來了一句:“這還不……不簡單,墓室不是陳友諒的,那就……就是皇後的唄。”

我一聽,覺得還挺有道理。陳友諒的皇後,貌似叫楊苕華來著。

民間還有傳聞,陳友諒在一次出戰之前賜予皇後楊苕華毒酒白綾,說是如果自己戰敗,那麼就讓她自我了斷,免得受到敵人欺辱。

然而決戰之時陳友諒誘敵詐敗,想要圍殲敵人。可皇後卻不知曉,得到大軍敗退的消息之後,竟直接自縊在了城牆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