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在曆史上褒貶不一,執政初期便掀起大禮儀,為了追封生父而與朝臣僵持。後期更是沉迷仙道,任用奸臣,最後導致蒙古叩關,南邊生起倭亂。
自此,大明王朝的國力開始日況月下。
可是嘉靖皇帝再怎麼不靠譜,也不可能不把自己葬在皇陵吧。而且人都已經死了,這事情也由不到他自己做主啊。
然而當我問出疑惑之後,司徒燁卻十分篤定自己沒有猜錯。
隻見他徐徐說道:“嘉靖帝自負,且才思過人,即使因為修仙而不問朝政,可整個朝堂還是死死的把控在他手裏。
我曾經查過古籍,明代初年,在為皇陵立碑時朱元璋並不滿意其撰文,於是親自寫下平生經曆。此後由皇帝撰寫碑文便成為祖製,然而嘉靖皇帝的永陵裏碑上卻無一字。
當時禮部尚書嚴嵩已經提醒嘉靖皇帝,可他還是沒有寫碑文。試問一個自負的人,又怎麼會不留下自己的生平事跡呢?
所以答案隻有一個,嘉靖帝壓根就沒有想過把自己葬在皇陵中!”
我還是第一次聽聞這種說法,所以一時之間也沒辦法判斷司徒燁的話到底是對是錯。
於是我試探性的問了一句:“那永陵裏葬著的又是誰?”
誰知道司徒燁居然信誓旦旦的說道:“那不過是替身罷了。”
見我一臉的不信,他便繼續解釋。
“袁師傅,我這樣子猜測並不是沒有依據。
嘉靖在位46年,曆經21任首輔,而嚴嵩一人就擔任了19年,可見他深得嘉靖的信任。
可為什麼偏偏臨老了,嘉靖卻突然貶他出朝呢?
即使想要對付嚴嵩,也應該留到兒子登基之後吧,這樣更有利於鞏固新皇的權威。以嘉靖帝這麼聰明的人,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而且嚴嵩被貶兩年之後病逝,同年嘉靖帝也在深宮暴斃,兩者之間肯定有必然的聯係。
我猜測嚴嵩被貶的真相,就是為了秘密督建真正的帝陵,而後嘉靖帝留下替身假死,自己則飄然而去。”
嚴嵩是嘉靖朝的一個大奸臣,他即使身敗名裂也很正常。
可如今聽了司徒燁的分析之後,我卻突然覺得自己的腦袋有些不夠用了。
難道這裏邊還真的隱藏了這麼多的秘密?
一時之間,我都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答複司徒燁。好在他也不著急,而是給了幾天時間,說是讓我回去好好考慮一下。
……
等我們離開了茶室,馬老三就立馬忍不住問道:“袁師傅,你說他講的那些靠不靠譜啊?”
“不知道,三哥你覺得呢?”我搖搖頭反問了一句。
馬老三搓著下巴想了一會兒,沉吟道:“我聽著倒覺得有些道理,好像真是他說的那麼一回事。”
好嘛,司徒燁的口才不錯,至少他已經說服了馬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