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了吳醒的話之後,心裏倒是覺得有些奇怪。
他既然都已經拿到海圖了,幹嘛不直接去找海外仙山呢,反而還回頭來找徐福墓,這不是多此一舉麼?
然而隨後我才知道,不是吳醒不想去,而是去不成。
雖然綢布是被放在暗格裏的,可是畢竟密封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這麼長的時間過去,上邊的墨跡早就已經風化。
海圖的大致情況可以看清,但是有些細節卻變得比較模糊。
要知道在海上如果差之毫厘,很可能最後就會謬之千裏。所以即使手上有海圖,吳醒也不敢貿然的出海。
穩妥起見,吳醒還是覺得按照綢布上所記的那樣,來驪山找找,試著能不能發現徐福之墓。
守靈人可不是一般的守山,徐福懂得風水術,所以他守得一定是龍穴。
隻是在龍穴傍邊結廬的話,無疑就是在告訴大家,龍穴就在附近。這麼一來,反倒是落了下層。
像徐福這類人,手段肯定不會這麼簡答。按照我和吳醒的推測,他多半會製造出一個假穴,借此來隱藏真正的龍穴,確保始皇帝陵墓的安全。
所以眼下,我們隻需要找到那個明麵上的假穴就可以。
找到假穴,就等於找到了徐福。
不過吳醒的運氣也是夠好的,隨便順了一個羅盤回來,結果裏邊就有關於徐福的下落。
要知道這個問題,可是幾千年來都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
有人說徐福其實是矮矬子他們的祖先,也有人說徐福早就已經被處死了……總之爭來爭去,就是沒有一個說法是提到徐福給秦始皇守靈的。
想到這裏,我忍不住看了一眼吳醒。卻見他一臉的得意,仿佛在說自己偷東西也能偷出一個高度。
對此我無言以對,也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深究。
“那我們接下來就進山?”我開口問道。
吳醒早已經迫不及點,於是在聽到我這句話之後,立馬就催促大家趕緊出發。
就這樣,我們一行人便朝著秦嶺的深處走去。
這片地方,也已經算是人跡罕至了,所以我們倒是不太用遮掩自己的行蹤。
一路上,我和吳醒相互配合,觀氣辨形,用來判斷秦嶺的龍脈走勢,和驪山的結穴位置。
我用的是搖鞭派祖傳的手段,腹中有經綸,掌中藏乾坤。隻要攤出手掌,就可以觀相、理氣、明辨陰陽。
而吳醒用的則是玄空派觀星的手段,再結合大地支脈,自成法陣,可以慢慢推演龍穴所在。
我們兩個加在一起,可以相互的查漏補缺,倒是讓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所以很快,幾天之後我們就發現了第一處有明顯結穴跡象的地方。
那是一處懸崖,如果打盜洞的話十分麻煩,因為一不小心就會造成上方的塌陷,然後整片地方就一起墜下去。
所以我們在附近觀察了很久,始終都下不了這個決心動手。
就這樣,我們一邊猶豫,一邊在附近打轉,想要找出一個保險一點的法子。
誰知道這個時候,胡媛卻突然大喊了一聲:“袁七,你快過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