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光榮一度懷疑是沈秋故意在拿話刺激他!
想他也是從國師榜一路過關斬將殺出重圍來到總決賽的,想他現在的修煉品階也是正品的八品宗師,絕不可能犯這種低級的錯誤啊!
“沈秋!我不信這對鎮尺上還有什麼巨大的破綻?你說!當著大家夥的麵你說出來,你要是能說出來!我鄭光榮從此跟著你混!我改叫你師父!”
“哼,當你師父還是算了吧!你這種徒弟我收受不起,來吧!既然你不服,那我沈秋就打到你服為止!老規矩!在揭曉真相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這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永樂大典》的總編姚書劍!”
“前麵提到了,這姚書劍是明朝用了年間的文官,因為博學多才、才氣過人被永樂皇帝任命為《永樂大典》的總編輯,並且明成祖朱棣賜予雲龍鎮尺一對,當年的姚書劍五十三歲,接下明成祖的囑托自然是不敢怠慢,這對雲龍鎮尺自然是小心翼翼的兜著,這是禦賜的寶貝,不敢懈怠,別說是拿鎮尺鎮紙張、鎮絹布了,平時都是當祖宗一般放在家裏供奉,這是皇帝禦賜的寶貝,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烏紗帽不保是小事,弄不好還給扣個株連九族的帽子!”
“可偏偏屋漏偏逢連夜雨!姚書劍千叮囑萬囑咐的這對雲龍鎮尺還是出了事,那年姚書劍三歲的小兒,姚振,看到自家供奉的雲龍鎮尺精美絕倫且綻放出耀眼璀璨的光芒,小孩子的好奇心立即就被吸引住了!用現在的話來說,那時候姚振就是個純粹的熊孩子!”
“熊孩子可不管這鎮尺是不是皇帝禦賜的,是不是什麼國之重器,隻要是熊孩子看上的寶貝,必定就成為他的囊中之物呀!當天的午後,這姚振就拿著其中一根雲龍鎮尺出去玩了!這一玩就出事了!東西是熊孩子拿出去的,回來的時候確實空手而歸的!”
姚書劍得知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之後,差點沒把熊孩子給打死,皇帝禦賜的寶貝,就這麼被熊孩子弄掉了一跟,並且還是關於永樂大典的寶貝,這事要是讓皇帝知道了,還不得賜給株連九族的大罪,一家老小的人頭都得架在菜市口的刀架上啊!
於是姚書劍趕緊派了幾個親信,四周圍地攤模式的尋找雲龍鎮尺,那熊孩子一問三不知,自己都忘了把雲龍鎮尺丟在那個犄角旮旯了,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家裏人找了一天一夜都沒找到雲龍鎮尺的影子,差點沒把姚書劍當場給氣死。
恰逢有人提議將雲龍鎮尺和修繕好的《永樂大典》返還給明成祖朱棣,這下可把姚書劍給急的呀,要是皇帝看到一對雲龍鎮尺隻剩下其中的一根,還不得當場龍顏大怒。
於是百般無奈之下,有人給姚書劍出了個主意,趁著大家都不知道這件事情的來由,幹脆請工匠師傅,按照一比一的比列重新在打造一根雲龍鎮尺。
一開始姚書劍死活都不同意,若是被朱棣發現了,那也是個欺君之罪,可一想到自己隻剩下一根雲龍鎮尺,同樣也會被皇帝治罪,還不如冒險再造一根雲龍鎮尺。
姚書劍動用了自己所有的繼續,請了京城最好的工匠師傅,也是用了三天三夜,火急火燎的趕出了一根另一個版本的雲龍鎮尺。
這一版的雲龍鎮尺一現身,姚書劍自己都看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