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隋唐的佛像,到底是美度博物館的藏品是真,還是中遠手上這件是假,沈秋不敢妄下結論,還得是自己親自上陣驗證一番。
按照尋常人的心態,博物館內展覽的東西一定是真跡!
沈秋內心世界也是這麼想的,但事實卻跟大家想象中的有所出入,在華夏、在燕京但凡是博物館內的藏品,那基本上都是真跡無疑,但在國外就不同而語了。
國外的鑒定技術跟華夏的鑒定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本身他們所謂的權威鑒定結果,其可信度也是要打些折扣的。
再者國外的諸多私人博物館,其中參展品的質量參差不齊,館中的藏品有真有假,就算是贗品對方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門票收入才是他們首先要考量的。
謝靜文也看出了其中的端疑,他趁著給中遠上茶的功夫開口問道:“中遠先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京市的美度博物館也有一件一模一樣的佛像吧!並且博物館的那件佛像是成套的,不知道中遠先生這隻佛頭當中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中遠嗬嗬一笑:“這個就要看你們的鑒定技術了,東西我給你們帶來了,價格你們來開,我對編造故事沒興趣!如果沈秋師傅開出的價格跟我預估的差不多,那就說明我們有緣,你們付錢、東西你們帶走!話不多說!沈秋師傅開始驗貨吧?”
中遠意思顯然是不想透露這隻佛頭的來源,隻想跟沈秋來一錘子的買賣,說白了,就看沈秋的給的錢能不能一步到位!
沈秋緩緩湊近佛頭,先是觀察了佛頭的輪廓和造型,不得不說,這絕對是他鑒定過的釋迦摩尼像中輪廓製作的最完美的一件。
盡管隻是一件殘缺的佛頭,他的五官比例刻畫的極其完美,麵部的表情栩栩如生、整個佛麵稍微顯瘦,這恰恰就是隋唐時期製佛的顯著特點,打從後期的明嘉靖開始,佛像的製作才開始注重豐腴的風格。
另外還可以看出佛頭的材質是,漢白玉的料子,漢白玉的是眾多石料中最具備自然感染力的石材,製作而成的雕塑極具美感,它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的昂貴,質地堅實而細膩,古往今來的許多有名氣的石雕都是漢白玉製造加工而成。
譬如故宮的石雕、華表、譬如武則天的無字碑、譬如各個皇帝墓室的石碑。
漢白玉的貴重是眾所周知的,從漢代開始就啟用這種宛如美玉的材料建築宮殿、裝飾廟宇、雕刻佛像、點綴廳堂,大多數出自華夏的邊疆區域。
再接著,沈秋上手感觸這隻佛像的本身的溫度,一股燙手的溫度接踵而來,年代對了!確定是隋文帝時期的一件佛像。
再接著關於這隻佛頭的曆史片段,猶如播放電影一般在沈秋的腦海中來回盤旋。
原來這隻佛像是來自一座叫飛天寺的寺廟,這座寺廟是當年的隋唐皇帝楊堅親自指定建造的寺廟,曆史中的隋文帝是出了名的信封佛事,每天都要去祭拜佛祖,更是一口氣建造了四座規模浩大的寺廟,其中這飛天寺就是當中耗時耗力最大的一座寺廟。
寺廟中的釋迦摩尼像是隋文帝花費周折從全國搜羅來的石料,當時的漢白玉料子出料極少,它的價值甚至要比黃金還要高,毫不誇張的說,當年隋文帝為了建造這座釋迦摩尼的佛像,幾乎是舉全國的漢白玉料子造出來的。
寺廟總共花費了三年的功夫建造而成,單獨佛像的雕刻就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並且是由隋文帝親自監工而出的作品,由此可見當年的這座佛像是多麼的珍貴,在楊堅看來信仰大過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