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又名地肺山,又名中南山,又名周南山,自古以來,皆是無數的修道之人,夢寐以求隱居閉關的地方。
此大山脈麵積約數千公裏,東西長約數百公裏,素有仙都、洞天之冠,乃至天下第一福地的美譽!
《左傳》稱終南山為“九州之險”。《史記》亦是記載秦嶺乃“天下之阻”。宋人所撰《長安縣誌》載:“終南橫亙關中南麵,西起秦隴,東至藍田,相距八百裏,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終南!”
群山連綿起伏,峰巒俊秀,最高峰約千餘丈,聳立於雲端之間。俗話說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其中的南山,就是終南山的簡稱,故而終南山又是諸多修仙煉道之士,修心養性的首選之地。自尹喜辭官追隨老子慕求大道,入終南山而草創樓觀後,曆朝於終南山皆有所修建。
秦始皇曾在樓觀之南築廟祀老子,漢武帝於說經台北建老子祠。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道雲集樓觀,增修殿宇,開創了樓觀道派。唐代,李唐宗室奉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曾讚助李淵起義,故李淵建立唐朝後,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初年,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更有文始、三清、玄門等列祖殿,還有紫雲衍慶樓和景陽樓等,使得古樓觀得以發揚道門玄風,直至傳承了數千年而不衰!
從古至今,隱居在終南山的世外高人,數以萬計,其中尤以太上老君的化身老子為主要人物,其後還有文始真人尹喜,武財神趙公明,又稱之為趙玄壇,亦或者趙公元帥,周至縣趙大村人士,隱居得道於終南山。為道教四大元帥之一,司掌世間財源。又有商山四皓,分別為東園公、夏黃公、綺裏季、角裏四人,漢初三傑之張良,神仙鍾離權,藥王孫思邈,賜福鎮宅聖君鍾馗,鍾馗,姓鍾名馗字正南,周至縣終南鎮人士。
古書記載:“鍾馗乃唐初終南人,生鐵麵虯鬢,相貌奇異;然而卻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人物,平素正氣浩然,剛直不阿,待人正直。唯一的一位萬應之神,要福得福,要財得財,有求必應!”
而我此刻,正值終南鎮,此地民風淳樸,且熱情好客,許多人家,盡皆供奉鍾馗畫像,以求鎮宅賜福。
然而我並未在此停留,徑直來到終南鎮後山腳下的土地廟前,拜訪了土地神。
此地的土地神倒是年輕許多,麵容清瘦,仙風道骨,見到我,不禁微笑著詢問道:“方仙道此來,不知所為何事?”
“晚輩意欲尋找洪崖洞,但茫茫大山,難覓其門徑,煩請土地神指點迷津!”
我當即恭敬的抱拳行禮,並說道。
“哦?前些日子,那位茅山掌教李正功李仙道,也是來到了這裏!”
土地神先是一愣,繼而微笑著向我說道。
“什麼?我師父?”
我不禁一怔,忙追問道:“敢問土地神,我師父現在何處?”
“嗬嗬!方仙道此來,想必是為了搭救你師父吧?”土地神眯起雙眼,微笑著說道。“隻可惜,那洪崖洞所在之地,絕非常人能至,方仙道可想好了?”
“當然,為了搭救師父,哪怕是刀山火海,也必然要去闖一闖!”
我意誌堅決的向土地神說道。
“洪崖洞所在之地,倒也不是什麼刀山火海,乃是超出五行之外的一個玄異之地,仙人稱之為須臾之地!”
土地神再次微笑著向我說道。
“須臾之地?須臾乃是指時間,似乎並不是指某些地界!”
我皺了皺眉頭。
“正是如此,在須臾之地,沒有時間存在,不受五行所製,無論在裏麵呆多久,幾乎都是在須臾之間,然而外界滄海桑田,鬥轉星移,當真是應了那句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啊!”
土地神說到這裏,不禁頓了頓,接著又說道:“洪崖洞,就在須臾之地。可若是前往須臾之地,並非一般人所能為之事,至於方仙道能否進入其中,就要看方仙道的造化了。方仙道,請往山中看,若是遇到甲子日,便有一處方仙古洞自然出現,看似與別的山洞無二無別,實則玄機就在其中!”
“還請土地神指點一二!”
我再次恭敬的祈請。
“嗯,其實要前往須臾之地,前後隻需要六日便足矣!”
土地神神秘的笑了笑。
“六日?這麼簡單?”
我怔了怔。
“嗬嗬!這六日,分別是甲子日、甲戌日、甲申日、甲午日、甲辰日、甲寅日等六甲之日,逢此六日,每次可行一日路程,待到下一甲日,再行一日路程。如此算下來,所行路程需用六日,可整體卻是要花費近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須臾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