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聽起來就很詭異的職業,比如紮紙匠、抬棺人、入殮師……
潘恩就是一名抬棺人。
潘恩出生在丹亞國,祖上都是給人抬棺的,抬棺人這一行,其實很被人所瞧不起,潘恩從十六歲開始抬棺,他就幾乎沒有朋友了。
他的朋友,就是那些與他一起抬棺的夥伴。
丹亞國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各種膚色的人都有,因為民族傳統,潘恩和他的夥伴抬棺的時候,會一邊蹦迪,一邊抬棺。
其實,這種節奏感十足的抬棺舞步,在別人看來是蹦迪,但對潘恩來說,這是對死者的超度和對其能升往天國的祝福。
傳說這種舞步在很早以前,被潘恩的先祖發明出來,並且逐漸風靡丹亞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的人們,賦予了這些舞步更多的意義。
抬棺蹦迪,可是一個技術活兒,難度很大!
棺材本身再加一具屍體的分量可不輕,而抬棺有許多離手的動作,需要四個夥伴的熟練配合,同進同退。
潘恩十六歲的時候,也是經過了半年的練習,才真刀真槍的上場。
但饒是如此,潘恩也曾經出現過一次棺材掉地,屍體翻出來的慘劇。
這次潘恩要服務的,是一個大人物,他是一位酋長的女婿。
丹亞是一個酋長製的國家,國家一方麵存在著現代化的政府機關,一方麵又保留了眾多的原部落首領,也就是酋長,他們代表了傳統權力機構,擁有大片的土地和極高的威望。
這個酋長女婿,年僅三十歲,卻在一次部族祭祀中忽然死去。
丹亞的部族祭祀,有著非常悠久的曆史。
曾經,丹亞是一個強大的農奴部落,在現代文明來臨之前,丹亞曆代首領,四處征戰殺伐,打下了大片的疆土。
而丹亞的祭祀,也曾經在遠古時候盛極一時!
在那個野蠻時代,祭祀的用的祭品,有三個等級。
最次一級的祭品為各種獵物。
原始部落時期,丹亞的民眾是不養家畜的,牛羊豬馬什麼的,統統沒有,隻能用獵物代替家畜祭祀。
第二等級的祭品,為戰俘!
因為經常爆發戰爭,戰俘根本不缺,比獵物多得多!
第三等級則為少女和孩童。
無論是俘虜來的,還是本部族的,尤其本部族的孩童與少女,是祭祀中的上上品。
所以,在原始部落時期,丹亞的祭祀是非常殘暴和血腥的。
事實上,不光是丹亞,全世界人類的古老文明,一直都是邪惡的,不同文明之間,有著不同的膚色語言,信仰著不同的神明,側重於商業文明或者農業文明,但活人祭祀,卻似乎是各方文明都繞不開的話題。
許多燦爛的文明,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
丹亞的原始祭祀,為了尊重神明,保證祭品的完整性,會以最小的傷口,割開被祭祀者的咽喉,待其流血而死後,再將傷口縫合,甚至會整理祭品的遺容,撫平那些猙獰的表情,而擺出一個安詳的笑容。
這其實已經比某些剖腹剜心,再從高高祭台推下去的文明,要委婉一些了。
但丹亞的原始祭祀,還要求被祭祀者的親屬在場,以示對神明誠心,且祭祀過程,親屬不可流一滴眼淚,否則便視作祭祀失敗。
那樣的話,神明是不會享用這些祭品的。
這種泯滅人性的祭祀方式,一直到了六百年前,被徹底取締。
丹亞也踏入了文明社會,但祭祀傳統,多多少少還是保留了下來。
隻不過,現在使用的祭品,是水果、主食和家畜。
祭祀的次數,也大大減少,一般的小部落,一年最多也就舉行一場祭祀。
而就在這樣一場祭祀中,有一道紫色的長虹從地下飛出,像一條紫色閃電一般在空中飛舞,最終這條紫色長虹,擦中了酋長女婿的身體,而後沒入此人身體之中,直接令其暴斃!
當時,整個部落的人,都以為是神明顯威,誠惶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