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夏末的傍晚,忙活了一個下午,卓蘭芝都在地裏摘菜,為第二天鄉裏的集市做準備。
作為家裏的長子,八歲的景華也懂事的跟著卓蘭芝下地忙襯。
景華個頭不高,不過手腳卻也麻利,在田頭菜棚間來回奔走,挑選枝頭上新鮮成熟的茄子折下,放進腰間別係的竹簍。
“景華,你慢著點兒,別摔著了。”
“知道了娘。”
看著景華的辛勤模樣,卓蘭芝心裏深為感動。孩子雖然小,卻也懂事,有一份孝心,能夠幫著自己為這個家貢獻一點力量。
“把地裏的菜拉到鄉裏賣了換成錢,堅持個兩三年,到時候存的錢夠了,娘就把老屋子的地重新蓋。到時候咱家就不用擠在那個小茅屋裏了。”
整理菜筐裏的蔬菜,卓蘭芝同時憧憬著未來的生活。
隻是當她立起身,呼喚景華時,卻是看到他背對自己,仿佛眺望黃泥土路。
卓蘭芝皺眉望去,這才發現,村裏走讀的孩子們,放暑假了。
三兩成群的幾個孩子,迎著夕陽,在黃塵漫舞的村路上,追逐玩鬧。
聽到他們的交談,卓蘭芝也看見鄰居孫桂雲一家的孩子喜貴,手裏拿著一張泛著黃燦耀眼的獎狀。
滿心自豪的喜貴,在同伴們麵前炫耀著自己的成績,並且憧憬著回到家中,父母對他的獎勵。
直到他們遠去,走過村口的榆樹下。
看著景華的背影,卓蘭芝的心裏,瞬間泛起一絲惆悵。
“景華。”不忍地又喚了一聲。
景華這才回過身,與娘親四目相望。
“娘。我。”
景華的欲言又止,讓卓蘭芝猶如當頭一棒。她明白,兒子想說的話是什麼。
可是,景華卻沒有再往下說。
或許年幼的他,明白母親的不易,明白這個家的難處。
直到返回家裏,母子倆再沒有交談,各自想著心事。
寧靜的夏末,點點繁星鋪滿夜空,伴隨著夜幕降臨後的習習清風中,吃了晚飯,一家人在門前青棗樹下的大石上靜坐納涼。
小富華安然愜意的躺在涼席上舒舒服服睡去,美華哼著小曲,手裏不停搖擺的蒲扇,為弟弟驅趕蚊蟲。
坐在門前矮凳上,對著門上掛著的煤油燈,卓蘭芝縫補著針線將美華的舊褲子拆改,以期可以給姍姍再穿兩年。
“天兒不早了,你們趕緊拾摞拾摞回屋睡覺吧。”
向門前追逐嬉鬧的景華和姍姍吩咐了一句,卓蘭芝就起身抱起富華回了床上。
坐在灶台邊繼續縫補褲子的卓蘭芝,停下手裏的活計,抬眼看向漸漸熟睡的孩子們,卓蘭芝的臉上,印刻著愁緒萬千的神情看著他們。
她的目光,更多停留在景華的身上。回想起傍晚景華佇立仰望村路上幾個孩子的場景,卓蘭芝暗暗歎氣,心底充滿了愧疚。
那一夜,卓蘭芝沒有上床小憩。等到依照往常半夜出門趕集時一樣,卓蘭芝叫醒了景華下榻栓門後,便挑著煤油燈推車趕路了。
照舊在老李嬸攤子邊卸筐賣菜,或許忙碌時,能讓她暫時忘了那些煩惱事。
而今天,卓蘭芝再一次見到了鄉政府的小張。與上次不一樣的是,小張為她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蘭芝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