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將孩子們托付給支書林國富看管,卓蘭芝便和丈夫陪同馬誌軍去了相距村子二十裏外的方川村。
方川村,是一個緊鄰縉雲縣母親河好溪,民風淳樸,風景宜人的小漁村。
這個繁衍了數百年的小村子,除了早些年為逃避戰亂遷移到這裏的外來人外,大多數人是方姓。
至於馬誌軍的相好方春霞,聽說他原本的夫家早年也是小地主家。隻不過因為十幾年的戰亂而家道中落,再加上前幾年丈夫因為山洪暴發丟了性命。到了當下,方春霞也隻能領著孩子回了自個父母家,彼此相依為命。
卓蘭芝和馬援朝的到來,也是馬誌軍提前來交代過了。
方春霞一家好客的將他們迎進了屋裏,卓蘭芝也第一次見了方春霞,相貌平平,個子不高,卻也手腳利落,不失穩重的女人。
“哥,姐,你們喝茶。”
為卓蘭芝和馬援朝各端了杯茶,兩個人點頭言謝。
馬誌軍和方春霞在桌子一邊麵對著雙方家裏人坐了下來,方春霞的老母親樂嗬嗬的先向卓蘭芝夫婦開了口。
“聽誌軍說,你們是他堂哥堂嫂。真是麻煩你們了,還要大老遠來我們這兒。”
“嬸兒,您太客氣了。這有啥好麻煩的,趕巧這兩天家裏沒事兒。再說了,誌軍提親這麼重要的事,家裏不來人也不像話,您說是不。”
卓蘭芝一番謙虛客套的回語,讓老太太聽了自然樂得合不攏嘴。
至少在方春霞的父母眼裏,這個馬誌軍的堂嫂成熟穩重,沒有一點架子。
而卓蘭芝也向端坐在一旁的馬誌軍使了個眼色,馬誌軍點點頭趕忙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了兩張十塊錢,安安穩穩放在了桌子上。
卓蘭芝順勢將錢推到了二老的麵前:“叔,嬸兒。這錢你們收著,雖然不多,可也算是誌軍對您二老的一份孝心。”
方春霞的父母對視了一眼,隨即,錢被推了回來。
“誌軍家情況我們也清楚,我和老頭子也是看上他的老實本分,做活賣力。我們也相信春霞嫁到你們那兒,後半輩子也能過得安生。這錢呐,你們就收回去,等春霞到你們那兒了,用錢的地方也多。”
老兩口謝絕了卓蘭芝的一番好意。
卓蘭芝也沒有再做回應,她隻得回頭望著馬誌軍和方春霞。或許,這和之前預想的,有些不一樣。
馬誌軍一時不知道作何答複,而坐在他身邊的方春霞,也將錢推回到了馬誌軍的麵前來。
“誌軍,既然我爹我娘都這麼說了。你就把錢收回去吧。”
“可是。”
“哎呀,有啥可是的,叫你收回你就收回就行了。”
方春霞利落幹脆的交代,終是讓馬誌軍點頭答應了。堂屋裏的眾人,也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下,歡顏相談,心情極好。
方春霞嫁到下溪村來,已經是幾天後的事兒了。依照兩位老人的吩咐,馬誌軍和方春霞並沒有張羅有模有樣的婚禮,隻是請了家裏幾個較近的親戚吃了頓飯。方春霞就跟著馬誌軍回了家,同時帶回的還有她的兩個孩子。
至於馬援朝,則是在堂弟和堂弟媳婚宴後的第二天便啟程踏上了遙遠的務工路。
天還未亮,卓蘭芝便起床為丈夫熱好的隔夜米食用以填肚。
依依不舍的陪送他到了村口,臨走前,卓蘭芝為馬援朝整了整衣領子。“孩子他爹,天兒冷,在外邊多穿一些,晚上睡了蓋得厚些。”
卓蘭芝的體貼入微,自然也讓馬援朝這個大男人心裏暖暖的。
握著卓蘭芝的雙手到嘴前哈口氣,輕輕揉搓。
“蘭芝,在家裏也別太累。我和誌軍交代過了,要是家裏有啥事兒,叫他來家裏幫襯一下。”
“嗯,我知道了孩子他爹。你自個兒在外邊要照顧好自個啊。”
“放心吧,趕空了我就回來,看你,還有孩子們。”
微微點頭,卓蘭芝不知再說什麼。
看著馬援朝便背起裝滿番薯幹盡是補丁的挎袋,沿著村口向東不複回的溪水,蹋在稀軟泥濘的土路,一步一步漸漸模糊不清,消失在群山重巒的拐角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