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山的雞場停留了許久,大家回到山下,在家裏小歇過後,依照杜偉陽夫婦的提議,卓蘭芝又領著他們去了早前茅屋的雞棚那裏。
茅屋前的雞棚裏,杜偉陽接連抓了幾隻禽雞,翻看了羽毛,觀察了下腹等地方,不禁對卓蘭芝連連豎起大拇指:“蘭芝,你知道嘛。你家的這些禽雞是我見過好幾家養殖雞棚裏,最健壯,也是最肥美的,連這羽毛,都是看起來這麼清爽幹淨。”
杜偉陽的一番誇讚,惹得卓蘭芝嗬嗬連笑,一邊的方春霞,也順意開起來玩笑。
“杜大哥,你是不知道,這些下蛋的雞兒啊。嫂子恨不得把它們都當成自個兒的親娃娃,就差抱著它們睡覺了。”
“方霞,別瞎說,我哪有那樣了。”卓蘭芝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卻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於她,輕推了一下方春霞肩膀,以示抗議。
大家開了幾句玩笑,而後杜偉陽向卓蘭芝講述關於孵小雞的事宜與注意點。
“這母雞孵小雞啊,咱們就叫它抱窩。不過,一般孵蛋的時間,都是在開春兒的二三月,天氣暖和了的時候。”
“咋能看出來母雞是要抱窩?”點點頭,卓蘭芝又緊接追問。
“這個要你們細心留意了,但凡哪隻母雞下蛋後,趴在窩裏半天不動,趕也趕不走,抓它的時候還悶聲牢騷的不肯起來。那種情況八成是要抱窩的。”
杜偉陽一番描述,讓卓蘭芝頓然恍悟,這種情況她是見到過得,隻是當時她並不了解,甚至誤以為是雞染了病什麼的。
不過,那種情況也和卓蘭芝所認為的那樣。杜偉陽說完後,王曉丹連著補充了幾句。
“你要是看到哪個母雞不愛吃食兒,身上的毛也搭拉著,而且體溫也過高,那也都表示這雞兒是要抱窩。”
聽著他們的描述,卓蘭芝的心裏都暗自慶幸,得虧有王曉丹夫妻倆的無私幫助,不然卓蘭芝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樣能辦好這養殖場了。
“蘭芝,你在那場裏搭一些小圈欄。到時候把抱窩的母雞抱到那裏邊兒去,地上再鋪厚的稻草。然後你就慢慢等著結果就好了,一般估摸著二十多天,小雞崽就會破殼出來了。那段時間裏,也要記著把母雞小雞和其他的雞分開散養。等小雞長了差不多一個月,就可以把母雞放出來了。”
王曉丹最後的交代,算是讓卓蘭芝吃了顆定心丸。可惜現在已經臨近入暑,母雞也難以抱窩了。否則,卓蘭芝真想親自按著王曉丹兩人說的方式去做一遍,看到家裏的雞崽能夠出窩。
因為天色已晚,在卓蘭芝的盛情挽留下,王曉丹夫妻在村子裏住了一晚,第二天晌午吃了飯。才在卓蘭芝依依不舍的陪送下,回了鄉裏。
既然已經錯過了抱窩的時間,卓蘭芝和家人們合計了一下,暫時先在周邊的村鎮裏買一些今年新孵化出來的幼雞回來養著下蛋。
而將茅屋雞棚裏的雞一隻隻捉到山上的雞場裏,竟也花費了一天時間。若不是卓蘭芝請了村子裏的幾位鄉親幫忙,恐怕一天都忙不完。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春去夏來,七月的炎夏,也迎來了孩子們放暑假的日子,卻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卓蘭芝喜得是美華和姍姍兩個孩子的成績也算是在班裏名列前次,讓她犯愁的是,家裏的大娃馬景華,下半年就要升初一了。然而已經漸到叛逆期的馬景華,心思根本就沒有放在學習上,一整天就是和村裏的玩伴兒結夥亂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