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小園園的出生還不到兩個月。長江中上遊地區的連續暴雨與潮汛共同影響,一場波及長江自上而下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在那一年的夏中爆發。
幾乎同一時期,華北東北的各大流域體係,也相繼爆發特大洪水災害。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帶領下,全國人民及人民子弟兵眾誌成城,共赴國難。
雖然地處浙南的縉雲縣並不在長江流域,但是境內持續的數場暴雨,也讓當地陷入了洪澇災害的嚴峻挑戰中。
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全縣九鄉六鎮的人民群眾紛紛響應保護家園的號召,官民攜手共抗洪澇災害。
而這場災害,自然而然的影響到了七裏鄉鄉鎮公路的建設工程。不僅尚有一半的鄉鎮公路沒有建設,就連幾處搭築不久的橋梁及陡岸處,也因為暴雨的侵襲而垮塌。
工程,隻能暫停延期。
冒著大雨和馬誌軍夫妻倆上山查看加固了雞場,回到家中,卓蘭芝脫下了身上的蓑衣。
兒媳王思妙急忙走到廚屋前接過了蓑衣抖去上麵的沾水。
“思妙,鍋裏蒸的饃咋樣了?”
“娘,你放心吧。半個小時前,都已經上鍋蒸了。”
聽著王思妙的回答,卓蘭芝點點頭便扭頭走到了灶爐邊看了眼火候。拾撿著幾根細柴添了進去,焰火映照著麵龐,呢喃的自語:“待會兒這饃好了,娘就推車送到鄉上去。景娃富娃他們到鄉裏築壩,得讓他們吃得飽飽的。”
此時坐在飯桌前擦洗著瓷碗的秋芬嫂喊了句:“思妙,去看看裏鍋的雞蛋燉的咋樣了,要是行了,就先撈出來,把這籃子的倒進去。”
“好。”
附和著秋芬嫂的囑咐,王思妙走到了裏鍋前掀開了鍋蓋。用湯勺攪了幾下。
“園園還沒醒麼?”
站起身,卓蘭芝望著兒媳詢問了一下寶寶的情況。
王思妙並沒有抬頭看她,隻是輕輕搖頭示意:“美華和姍姍在屋裏看著娃呢。要是園園醒了,她們會喊我的。”
點點頭,卓蘭芝也沒再過問什麼。
聽著屋外淅瀝的落雨聲,忍不禁又看了一眼門外,眉宇之間,盡顯憂慮。
“唉,也不知道這雨啥時候能停,大水啥時候能退去。”
“娘,你說景華哥哥他們會不會有危險?”
作為妻子的王思妙,很是為自己的丈夫擔心。本來她是不願意馬景華去鄉裏參加抗洪工作的,隻是耐不住馬景華一口一個人民解放軍,一個好男兒的絮叨,也隻能答應丈夫前去。
至於馬富華,則是一開始就完全背著家裏人偷偷跑去的。雖然卓蘭芝也說了幾句,但是經過一兩次,卓蘭芝便也不再反對。
如今家裏的男人們都跑出去了,留下一群婦孺在家裏,除了幫忙弄些填飽肚子的食物送過去,其他的,也做不了。
對於王思妙所提出的疑問,作為母親的卓蘭芝又何嚐不憂心。不過,全鄉的男人們去了幾百號人,那麼多人一塊兒,應該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或許這是卓蘭芝安慰自己的唯一方式。
“放心吧,他們倆又不是孩子了,再說景娃好歹也當過兵,身子那麼壯實,應該不會出啥問題的。”
“娘,待會兒要不讓我跟你一塊去吧。”
王思妙的請求剛說出口,當場便招到了婆婆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