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政策的宣傳與試推行,得到了下溪村,乃至周邊鄉鎮數十個村子的不解與抗議。
作為工作在第一線的卓蘭芝等村幹部,自然是要承受最為直接也是最大的壓力。
心中的不順,或許僅有忙碌之餘,才能暫時讓人忘卻煩惱。
估摸著一個月後,當時間來到三月末,春意初來,此時的天氣已經回暖,兒媳王思妙依照之前的計劃,在房間裏收拾行李,準備再次出門去往好溪河的下遊,搜尋馬景華的下落。
“思妙,我給你的錢放好了沒有?”
在臥間門口環抱著小孫兒的卓蘭芝,邊哄著園園邊向王思妙詢問。
“我都放在襯衣的袋子裏了,娘,你放心吧。”
“那就好,要是錢用完了就回家來,娘再給你。可別去找你爹娘。”
聽了卓蘭芝的叮囑,王思妙也微笑著點頭不再搭話。
等她將手上折疊好的衣裳塞進背包裏挎在肩上後,起身走到了婆婆和孩子的麵前。
“園園,你娘要出門咯,快抱抱你娘。”
應著卓蘭芝的言語,園園也伸手身子傾斜向了自己的母親。接過孩子後,王思妙抱著他在懷裏挑逗了幾下。
“娘,真的不用叫我娘過來幫您一塊兒帶園園麼?”
“不用了,你大哥媳婦兒也要生了,這會離不開你娘,家裏有娘照顧園園就行了。”
雖然婆婆表現的很是輕鬆地樣子,但王思妙仍舊不太放心。
“娘,我這不是怕您一個人應付不過來嘛。家裏的活又那麼多,我怕你做著活又要帶孩子,身子吃不消。”
對於兒媳的這番擔憂,卓蘭芝表情上似乎根本就不在意。
“你別忘了,當初就是我一個人帶景娃他們幾個的。那麼多孩子我都應付的過來,難不成還照顧不好園園一個了。”
終於,在卓蘭芝的堅持下,王思妙最終選擇向她妥協。
陪著兒媳相送到村口,在留下保重的離別辭後,王思妙心有不舍的踩上自行車踏板,再一次踏上了尋找‘亡夫’的新程。
依偎在卓蘭芝懷中的園園,似乎還沒有分別的感觸,他表現得很沉靜。望著母親離去的身影,隻是輕聲呢喃了幾聲模糊不清的媽媽。
卓蘭芝抱著小孫兒掉頭返家,在她走到小溪橋邊時,恰巧碰著了在溪裏淘洗衣裳的廖如蘭。
廖如蘭叫住了她,兩個人也到了路邊的大石坐下聊了起來。
“這孩子真可愛,跟景華小時候,一模一樣。”
廖如蘭的話語,也得到了卓蘭芝的微笑附和。
“可不是嘛,你看園園這眼睛,和他爹的一樣,雙眼皮兒,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兒的。”
望著卓蘭芝和寶貝孫子親昵的互動,廖如蘭的眼神裏,盡是羨慕。
“對了,你們家哲輝今年個兒應該也要退伍回來了吧?”
點著頭回應卓蘭芝的詢問。
卓蘭芝也當即伸出手,搭在了廖如蘭的胳膊上。
“等哲輝回來,也可以籌備籌備婚事兒了,過兩年呐,你也能跟我一樣。天天兒抱著大孫子哄娃啦。”
卓蘭芝的言語,讓兩個人都不禁歡聲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