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9章(1 / 2)

陳平此時,隻覺得一萬頭草泥馬從頭頂狂奔而過。

——牆上這把劍究竟是不是曹岩的?

這簡直和老劉家的皇帝刻不刻薄一樣明顯!

但饒是如此,陳平卻依舊不得不站出來,在這個百官追隨,萬民景從,皇帝不惜削發代頭,也要殺進平陽侯府的時間點,萬分不情願的出那句‘陛下三思’。

難道真的是陳平蠢到極致,到這份兒上了,還不趕快做切割?

實際情況是,這麼重大的政治事件,根本不是丞相切割,就能切割的掉的。

很簡單的道理:現在的政局,是皇帝年少,長樂無主,丞相攜百官而治百政;這種時候,作為政權法統象征的高廟卻出了問題?

如果除了曹岩外,還要有第二個人死,那陳平就是頭號熱門!

劉弘不惜削發代首,將所有罪責都攔在自己頭上,難道是想大事化,事化了?

笑話!

——皇帝都象征性的掉了腦袋,其他人還想好過?

皇帝這根本就是以退為進,跟陳平昨晚那句‘臣乞骸骨’是一個路子。

更何況身為皇帝,劉弘怎麼可能會錯呢?

在這個宇宙萬物,物理規則都要給皇帝讓道的時代,皇帝是不可能有錯的!

如果皇帝自己錯了,那就是這個世界錯了!

所以,陳平必須站出來,阻止劉弘擴大事態——沒錯,劉弘削發代首,就是在擴大事態發展!

而陳平需要保證的,就是無論如何,都要保下曹窋那顆腦袋。

因為曹窋是禦史大夫,位列三公!

——上行下效,可不是後世才有的!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秦王喜武夫,舉國皆壯士!

除了罪魁禍首曹岩以外,這次高廟事件死的第二個人,就將為後續的大清洗打下基調;如果曹窋死了,那後續基調就是:三公同樣可以死!

這對於本就深陷泥潭的丞相陳平而言,是根本無法接受的。

所以,陳平的目的非常簡單:哪怕朝中百官死盡,九卿盡去,陳平也要保證這次事件的餘波,不要衝上三公一級的高地。

如是想著,陳平便滿帶著苦澀,看著眼前怒目圓睜,雙目卻微呈思慮之狀的皇帝。

——陳平現在很確定,這次高廟事件,絕對是皇帝一手策劃!

起碼也是昨夜,皇帝試圖從高廟出來,趕往安門之時,與負責‘保護’皇帝的曹岩發生衝突,才造成的。

想到這裏,陳平心中便有了些底氣,稍一拱手,便開口道:“數日以降,陛下於高廟祭祖;郎中令奉命護駕,亦當有禁中衛卒數十人隨行。”

“陛下何不召那數十禁衛,指證高廟牆垣,乃何人所損之?”

※※※※※※※※※※

看著眼前那張已盡顯老態,卻依舊滿是倔強的臉,劉弘欣喜之餘,不由感到一絲遺憾。

高廟這件事,自然不是劉弘精心安排——起碼劉弘從沒有對蟲達下達過‘將曹岩的劍打到高廟牆垣上’的命令。

但在這件事發生之後,劉弘其實有很多種選項。

一,直接上前,將牆上那柄劍拔下來,下達禁口令,然後當做什麼都沒發生一般,前往安門,與陳平談判。

但這樣做,對劉弘沒有任何好處不,還有可能給劉弘留下隱患——比如,曹岩某一喝醉酒的時候,‘不心’跟別人了句:陛下根本不敬高廟啊···

二,於昨晚直接下令逮捕曹岩,然後在今的常朝上宣布此事,親自做人證,令有司部門審查此案。

如此一來,曹岩必死;但除了弄死曹岩之外,劉弘依舊無法得到什麼,甚至很有可能要因此在高廟麵壁和一年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