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天下三分(1 / 2)

虞國現如今的格局是天下三分。

老皇帝虞白乙對大祭司佟佳玄世以及戶部尚書及其信任,算是親皇一派,在朝中也是作為老皇帝的眼線,既不參加朝中各勢力,又充當著老皇帝的眼鼻。

而所謂“諍言閣”,是以右相何振天為首的一派,其中領頭人物有刑部尚書戶洪林,有工部尚書孫濱等等。

諍言諍言,顧名思義,此閣便是高舉“忠言逆耳”之旗幟,最愛在朝中搬弄是非,以打擊其他對自己不利的勢力;

第三派便是以兵部尚書趙尹德為首的“民生堂”,領頭人物便是掌管各級官員分配的吏部尚書高魯士,有在軍中名氣頗高的虎威將軍唐古睿等人。

“民生堂”成員很多都是武官,出自平民,確實比“諍言閣”要更親近民眾,但在局內人眼裏看來,他們不過是高舉“民為重君為輕”的旗幟,實則謀權第一民生第二的偽好人罷了。

這三派便是如今虞國朝廷所鼎力多年的三派,三派相互製衡,一直趨於相安無事之態。

不過也有幾個例外的。

比如當今吏部尚書,也不知自秦聞(秦勝俞、秦子葉之父)死後,秦家哪個旁係出來襲的位,行事極其膽小謹慎,三派皆不參與,一直默默無聞,讓虞白乙以及許多官員都經常忘記這個人的存在。

再比如名氣升天卻也堅決不加入任何一派的老將軍,秦勝俞!那是真正的錚錚傲骨,對三派中的哪一派都不屑一顧。

可現如今,何晗玉、何浮辰、何巾折相當於叛離何府,投奔秦府,隱約間算是秦家人,老皇帝在朝一言可算是意味良久。

先說將這秦瑾提拔上來做一家侍郎,是想強行讓秦勝俞入一派?還是要新立一派?

再說這何晗玉,身為何府嫡女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對外可就是代表著何府,何晗玉喜安寧王,那就是何振天想與安寧王結交,賢王對何晗玉有意思,那就說明賢王對何振天,乃至於說對“諍言閣”有要插一腳的意思。

這可就非同小可了,因而虞納蘭當朝如此一說,就算事實很清白,老皇帝虞白乙的心裏也不免要多想幾分...

“我如此說,你可聽懂了?”

此時日頭快要西下,虞納蘭鬼鬼祟祟地在自家牆外與剛回來的何晗玉解釋著當朝格局。

何晗玉一臉淡然,微笑道,

“聽懂了,就是你安寧王將小女子何晗玉給賣了唄…”

虞納蘭的笑臉突然裂了一下,不過沒事,他臉皮夠厚。

“話也別說這麼絕,怎麼算賣呢,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一會兒見到老將軍知道該說什麼吧?”

何晗玉扭扭脖子,伸個懶腰來,道,

“就說我何大小姐自願在安寧王府裏做客,欣賞欣賞安寧王府的風景,是吧?”

虞納蘭搖頭苦笑著,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不過虞納蘭沒有告訴何晗玉的是,

後宮內,何振天之妹何佑憐珍妃,所生之子軒勇王虞愷然,正是他“諍言閣”所全力擁護的對象。

而“民生堂”對於賢王這些年來在民間的績效很是滿意,也是強力薦舉賢王入主東宮,因此也有些蛛絲馬跡認為賢王之母,大祭司之妹,當今皇後佟佳伶安與“民生堂”何人有所勾結,此事卻不得而知。

隻是有一事是確定的,就是那最受老皇帝寵愛的安寧王虞納蘭,身後無一人支持,虞納蘭身後曾經顯赫的大族納蘭氏早已在幾年間消失殆盡。

從虞納蘭三歲的時候說起,其母竹妃納蘭清慈便已仙逝,後宮也無一位與虞納蘭親近的娘娘。

五年前,秦子葉自殺的同一年,自左相納蘭淵倒台後,納蘭一族便依稀出現了傾頹之勢,直至兩年前納蘭餘孽刺殺虞白乙,納蘭一族正式宣告全滅,虞納蘭身後母族再無,其餘人也都怕惹禍上身,再無一人支持他。

虞納蘭因了那一劍之恩,在老皇帝心裏留了個好印象,因此得了個安寧王,安寧安寧,老皇帝用意何曾隱晦過?

虞納蘭也是自小就很乖巧,打小時候起就是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很是讓虞白乙省心,此次對何晗玉的態度也讓他十分歡喜。

不得不說,虞納蘭從小侍君身側,當今聖上敏感多疑的性子他最熟悉不過,不到萬不得已,他絕不會做出一些愚蠢的動作。

不過即使你把自己隱匿在人群中,隱藏在群臣裏,還是有人高枕難眠,還是要惦記著你,不把你趕盡殺絕誓不罷休!

嗬…虞納蘭苦笑著。

......

從偏門進了安寧王府,何葉還在思慮著如何跟秦勝俞解釋這件事,她並不希望對與她有恩的大舅隱瞞許多。

正思慮間,秦勝俞已經遠遠地看見了她身後的虞納蘭,正向他們走了過來。

隻聽得秦勝俞遠遠地顫顫道,

“小葉?”

何晗玉一愣,自己這張臉真的很像娘親麼……

秦勝俞很快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