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不是出逃是造反(2 / 2)

"不!作為守土抗元的將士,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我一定盡心竭力保土安民,以身殉國,我們隻有城破與民同死這一條路。"

看青苗如此堅決,林容很是感動,但是為了長遠的大業,仍然苦口婆心地勸告她:"為什麼隻有死路一條哩?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完全可以換個活法嘛!一方麵,南宋已亡,三宮早作了階下囚,我們大可不必抱著南宋僵屍不放,讓十萬軍民都做他們的殉葬品。另方麵,不用說巴山蜀水大多淪陷,就是天下也大半歸元,我們進退維穀,連年大旱,百姓異子而食,死守必定餓死,我們不可以有別的出路嗎?"

"還有什麼活路?不長眼睛的老天爺!你為什麼忠奸不分,善惡不辨?吃人的老天,你真要將我們逼上絕路嗎?"青苗仰臉雙淚流淌。

在母親的哭訴中。七月冷眼觀看林容,這個張夫人勸降的手段高明得很,莫非她真與王立同心?徹骨之寒把他的語言凍成了冰彈子,一粒粒地吐出來:"你、的、高、見?"

林容按自己的思路說下去:"天道有常,如四季輪回,青山不老,綠水長流,既不是趙家子孫的,也不是成吉思汗後裔的,它是百姓的,所以才有民貴君輕這一說,改朝換代都是統治者們的紛爭,百姓求的是安居樂業……"

七月也忍不住了:"照你這樣一說,管它什麼人來當皇帝就是一樣的了?"

"華夏大地上,也有為數眾多的少數民族在我們漢人的統治之下。"

"那還要進行什麼抗蒙鬥爭?合州十萬百姓不是白死了?七千萬川人不是白死了嗎?"

娘兒倆個都與她爭辯,林容沉著地說出自己的主張:"未必。蒙古人先期入侵,是落後民族對先進民族野蠻的掠奪和屠殺,保家衛國的戰爭是正義的,必要的。現在,他們的後人在軍事行動的同時,也開始了重土安民,讓被占領地區的人民休養生息,如此一來,分久必合的趨勢已勢不可擋,既然如此,何必讓百姓餓死窮山、生靈塗炭,與城池同歸於盡哩?"

青苗問:"就讓王立出賣釣魚城是不是?"

"我們還要說服城中的軍民不要互相殘殺……"

"就讓我們老老實實當順民是不是?"七月實在忍不住責問道。

最信任的人終於暴露了叛逆嘴臉,青苗有如挖心刨腹一樣難過,她倏地跳起,對她揮起老拳,但想到她受的苦難比自己的還多,那拳又停在半空中,伸開食指,指向門外:"你,你,你這個通敵賣國的漢奸!我恨不能──你給我出去!你給我走──"

林容一生中受到誤解和委屈太多,根本不當一回事,心中的隱痛仍然掩蓋不住臉上的微笑,她喜歡母子二人愛憎分明大義凜然的性格:"走,我是要走,但要與你們一起走!"

"我們走到哪裏去?"母子糊塗了。

"出城、下山、到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去!"她拉住青苗的手,就像拉她去看臥佛一樣輕鬆。

鳳兒先跳起來了,樂得拍巴掌。青苗問:"像我父親一樣,不再受人約束?"

見她點頭,青苗將信將疑:"就我們這幾個老女人與七月?我們去做強盜?"

"我們老了,還有七月、九月,不是做強盜,是作好漢!"

七月樂了:"原來,您和我們幾個將軍想的一樣!"

"那是造反呀,您可是官太太!"青苗不信,“不像我,骨子裏流的是強盜的血啊!"

"我骨子裏也沒有流過屈服的血。我是不投降的!"

"對,我們反了!你怎麼不早說?我怎麼沒想起這個好主意來?"青苗為一條她早已經淡忘了的新路悲喜交加,抱著林容又是哭又是笑。

七月對外公那無拘無束的生活向往已久,隻是他們商量多次,都沒有什麼結果,過去是沒有必要,現在是沒有可能。

他說:"城內王立正積極策劃投降,城外敵人包圍得水泄不通,我們怎麼能找到出城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