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再談談教育吧,這是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答:我從事美術培訓十幾年來一直研究是什麼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是有人更聰明嗎?有人更愚笨嗎?隻要看看他們在生活中各方麵的表現,這種判斷就是站不住腳的。那是什麼呢?是努力嗎?它或許有用,但對一個認為自己是笨孩子的同學來說,隻會製造更大的痛苦。
問:幾乎每個人都在說要努力,不過“努力”確實令人感覺不是那麼輕鬆。
答:生活本應是自我的歡樂表達,追求快樂也是人人向往的生活,有誰願意要痛苦呢?所以趨樂避苦就成了人的本性。如果學習是痛苦的,成績就很難提高,任何的方法都隻能事倍功半。如果學習是快樂並且容易的,想學不好都難。你看孩子們對電腦遊戲的癡迷、熟練、投入,有誰教過他們嗎?他們是自動自發的,因為電腦遊戲等於快樂。成人也是一樣,誰都逃不過趨樂避苦的魔掌。
問:如何改變這一現象,讓孩子們把精力投注於學習中呢?
答:這是一個信念問題。如果你認為電腦遊戲就是快樂,那麼它就是,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社會教化造成的。曾經我對網吧裏玩電腦遊戲的人很不理解,在一個封閉的空氣汙濁的房間裏,對著屏幕大喊大叫,對我來說,花錢請我去做這件事我都不會去,因為那對我來說是一種痛苦,但是對他們來說那是無上的快樂。
問:是啊,快樂與痛苦是因人而異的,可是為什麼大部分學生不把學習作為一種快樂呢?
答:我們的教育是“你必須努力學習”,聽上去是不是不太爽?電腦遊戲的廣告是:刺激、好玩、唯我獨尊,聽上去你是不是也想嚐試一下呢?
·2
問:這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改變信念呢?
答:信念大都是別人、社會、環境教給我們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對自己造成的重大影響。下麵我講一個我曾經教過的學生的經曆,我是如何改變了他的信念,讓他獲得突破的。
以下就是我和他的對話:
學生:老師,色彩很難學,比素描要難得多!
老師:你怎麼知道的?
學生:他們都這麼說。
老師:誰說的?
學生:他們都這麼說,我們班、學校、老師都這麼說。
老師:具體點,誰?哪一個親口告訴你的?
學生:我們班××,還有×××。
老師:還有呢?
學生:還有××。
老師:還有嗎?
學生:沒有了……反正很多人這麼說。
老師:三個人這麼說,你就認為是事實了嗎?還有什麼證據嗎?
學生:我們班畫得好的都是學了三四年的,你說我在一年的時間裏能畫好嗎?
老師:你以為要達到他們的水平也要三四年的時間嗎?
學生:也許吧,反正我覺得很難。
老師:你還沒有開始畫色彩,你怎麼知道的?
學生:素描我感覺都挺難的,色彩就更難了。
老師:色彩比素描簡單,而且就像玩一樣,人都喜歡以偏概全,對你還沒做的事不要妄下判斷,好嗎?如果你有色彩更難的想法,你會怎樣看待學習呢?
學生:可能會擔心學不好。
老師:如果沒有色彩更難的想法,你會不會感到輕鬆呢?
學生:是的。
最後,我告訴他,他所相信的並不是事實,他所掌握的信息是不足為憑的,我讓他好好想想,為什麼你會相信三個人的話就是事實呢?即使是十個八個就能確定它是真的嗎?這麼認為對你有什麼幫助嗎?
問:問好的問題,有益於自己的問題,確實有助於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