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到書院,盧盟軍總是纏著陳燁跟他講講,希望能夠得到陳燁在花魁房間裏麵都在幹嘛,在青樓裏跟花魁聊了什麼?有沒有什麼進行到關鍵的某一步之類的。
“我真的沒有,我就是看書”陳燁依舊同樣的答案。
盧盟軍臉上永遠是我不相信的表情,寫了這麼好的詩詞,進去啥都沒幹,就是看書。你是個正常的男人,去青樓什麼都沒做,誰相信。
“我相信陳兄,他真的什麼都沒做。”魯永倒是很是相信陳燁。
“為什麼?”盧盟軍有些不明白
“花魁配不上這首詩,相信陳兄寫的不是她”魯永笑著說道。
這個解釋盧盟軍不能信服,也怪,盧盟軍沒有見識到京城的花魁,當然不知道這首詩表達的美了。
“她就要去京城了,以前就看不到了”魯永看著盧盟軍這個樣子,搖了搖頭。
兩個人都不搭理他,各自看書,盧盟軍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了,一臉滿足,可能與花魁相會去了吧。
陳燁寫的這首詩,火了,成為花魁的招牌,老鴇趁機帶著花魁去京城精選,萬一有個大主顧包了,老鴇可是能賺得一比打錢。
平常都是在書院埋頭看書,夫子很懶的提問陳燁,畢竟書院學生那麼多,隻要不睡覺,愛看書就看書吧。
今天不知夫子是心血來潮,還是怎麼回事,講學結束之後夫子突然提問起陳燁。
陳燁不自覺還在看書,魯永捅了捅陳燁,看著同學等著看笑話的表情,大致知道是怎麼回事。
“夫子,我看書太投入了,夫子有事嗎”旁邊發出一陣哄笑聲。
夫子也知道陳燁的情況,也沒有說什麼,直接問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作民生和解?”
陳燁想了想:“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尚可”夫子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你如何看待當朝政策?”
宰相之子在旁邊坐著,你問我當朝政策,是不是問錯人了,你應該問問魯永啊。再說你說這麼籠統,我怎麼說,陳燁在心裏嘀咕道。
“學生認為,治大國,若烹小鮮。無需要大規模變動,當前還是要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厲兵秣馬。”
“何為發展經濟啊”夫子繼續問道。
“就是人民有錢,商人有錢,國家也有錢”陳燁通俗的解釋,害怕大家聽不明白。
“胡說,想我中山國一統中原,應該減少兵馬,闊斧改革,威震蠻人。”一個學子站起來說道,其他人紛紛附和。
“你覺得中山國會爆發大規模戰爭?”夫子直直的望著陳燁。
“七年之內必有戰亂,這一戰決定中山國的國運,而且這一戰還是和蠻人進行決戰。”陳燁堅定的說道。
“混賬”
“無稽之談”
“還說跟蠻人一戰,我們軍隊威武無比,蠻人早就嚇得不敢侵犯了”
很多同學都紛紛斥責陳燁的瘋人瘋語。
更有人甚著“書呆子,讀書讀傻了吧”
夫子示意陳燁不要放在心上,隻是提問一下,就讓陳燁坐下,維持一下課堂上的紀律,又講了一會學就散了。
魯永拉著陳燁的袖子,讓陳燁等等他。
“陳兄,你講的可否屬實?”
“我預測的,當不得真”
“我想知道陳兄怎麼判斷呢?”魯永好奇的追問道
“今年雨下的少了些”陳燁淡淡的來了一句。
“你就憑借這?”
“對,就是這”陳燁堅定的說道,其實道理非常簡單的,雨水下的少,這還是南方地區,北方降水地區更少。蠻人依靠遊牧為生,草場減少,饑荒增加。換位思考一下,蠻人活不下去,鄰居喝酒吃肉,你會怎麼辦?
降雨減少說明這一整年或者連續幾年都會幹旱,氣候發生了改變,幹旱時間久了一定會有大澇,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