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實那年陳燁的大火,隻是燒毀一些房屋而已。真正可惡的是十四王爺,把人口和一切能帶走的東西,統統帶走。
帶不走的,也不要留著,導致南京城幾百萬人口,隻剩下十幾萬。
南京城從此人口更少,到處都是破敗的跡象,想恢複原來的樣子,不知道要多少年。
把重心移動到了杭州城,不出意外的話,杭州城應該被武裝的跟水桶一般。
陳燁才能夠猜到當今的陛下為什麼要南京城,經過陳燁的火燒和十四王爺的搶掠,南京城已經沒有任何利用的價值。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果朝廷派出部隊,鎮守,需要大量的糧草,本來長江就橫跨大陸,本來防禦都來不及。派出的部隊就是南周嘴邊的食物,隨時都可以吃掉。
陳燁就是一塊硬石頭,看到底是誰吃誰?陳燁不信這個邪。
“來人,從此以後南京城就是我陳燁的,屬於豐州城管理,現在把南京城升起麒麟旗。”陳燁心情大好,有了南京城就可以截取長江,掐住長江的咽喉。同時也可以利用海運,打通南北的交通。
陳燁書信一封,傳遞回豐州城,再派一直駐軍,到時候接管南京城。
現在陳燁不想在南京城停留,花錢征用很多船隻,讓步兵和火槍兵先行渡河,組成防禦陣線,炮兵再渡河。
後勤部對再慢慢跟上,後勤是必須保證,
陳燁攤開地圖,查看下一個城市在蕪湖,陳燁準備直接硬碰硬的方式,一個個拔掉對方的城池,一步一步打掉對方的信心。
從南京到蕪湖都是平原,往前走都是河草,有時候一人多高,很適合敵人藏匿,還有密密麻麻的河道,大炮太重了,不如騎兵靈活。如果越到下雨天下,走的路程更加艱難。
如果大炮放在船上就好了,可惜啊,船塢還在建設當中。
“騎兵,你們前去開路,遇到敵人隨機應變,不要戀戰。步兵前後左右分散開來,四處警備。火槍隊隨時準備命令。”沒有辦法,陳燁帶的人大部分都是北方人,為了這些戰時著想,不敢前進太快。
容易中暑,陳燁為了以防萬一,保障所有士兵的開水供應,還有已經熬好的中藥。
不舒服的士兵坐在馬車上休息,安全第一。
士兵很是感激,陳燁也不著急,反正敵人早就探察到陳燁的所在,估計已經在布置天羅地網了。陳燁也不傻,早就派出去大量的密探和斥候,探察地方的信息。
從南京到蕪湖本來政策來說一天的距離,陳燁為了照顧士兵,走了三天。
這三天的糧草消耗量非常大,陳燁不在乎,反正自己的後勤可以保證,陳燁不缺錢。隻要自己高價收購都會有農民主動送過來,商會也可以給及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
現在的商會更像是一個個加油站,隨時為陳燁提供好物資和生活必需品。
這三天不斷有斥候和密探傳過來消息,前方有十五萬大軍,把手著河流船舶,已經在蕪湖城蓄勢待發,隻等到陳燁達到攻擊範圍,就開始衝擊。
這一次陳燁隻帶了七萬人,讓人覺得這根本就是以卵擊石。
還有一個消息那就是崔浩強也在蕪湖,準備給陳燁致命一擊,既然崔浩強也來了,不可能就這點軍隊,陳燁命令再探。
陳燁率領大軍來到蕪湖城下,距離兩公裏的位置停了下來,陳燁打開望遠鏡看到城牆下布滿著簡陋版地雷。
布置這樣的措施讓陳燁有些高看,看來南周的人也不是傻子,根據震天雷的原理,造出了地雷,埋在城牆上的一個位置。
不要小看這些粗陋地雷的威力,陳燁可不想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
崔浩強來到城牆下,用幾百人大聲的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