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麵的大儒和老師都在努力的修改試卷,很多人的試卷直接都被隨意的丟棄子地上,陳燁雖然現在很缺人,寧缺毋濫,否則就是百姓的苦難,有多少合格的人陳燁招募多少人。
而且陳燁的要求,就是先閱讀後麵的政論,再看前邊的試題,雖然閱讀量非常大,目的就是減少有真才實學的流失,畢竟數學也不是隨意一個人就能做出來的。
試卷有人不斷丟棄,一邊有人趕緊打掃出來,完完整整的放好。
遇到比較好的,或者是還可以的,都會交給陳燁過目,任由陳燁定奪,這一次隻需要點出來前一百名排名就可以,隻要合格的就不排名了。
陳燁的耐性是有限的,大致看了一下,隻要沒有什麼大問題的,直接糾合格了。遇到寫的比較好的文章,都會仔細閱讀一下,陳燁的視野也開闊不少,有一些書生講的非常真實。
甚至陳燁還會單獨拿出來一個本子記下來名字,把裏麵的觀點謄抄下來,非常認真。這些大儒和老師全部都看在眼裏,這在曆史上是前所未語的事情,心裏感歎有陳燁在,老百姓的日子不越過越好也不可能。
有一種陳燁其實當皇帝的想法,其實也挺好。
不過隻是想想,大家看到自己的王爺都這麼認真,大家還有什麼不認真的,都覺得自己不如陳燁,趕緊埋頭苦讀下來。
十萬人的閱讀量真不是一般人承受的,一群人看了一天一夜,一個白天才分批的大致判斷出來。
現在開始分名詞,也是很多大儒政論最多的地方。
“我看這個人應該排坐第二”
“毫無辭藻,言辭過於犀利,應該前五十就可以了”
“不不,他應該是第一”
看到大家爭吵的這麼厲害,陳燁也覺得比較好奇,到底是什麼試卷,讓大家爭論的這麼激烈。陳燁拿到試卷之後,細細的讀了出來。
其實這個文章陳燁之前看過,仔細閱讀覺得這個人看待問題的方法和角度都跟被人不一樣,遇到問題,都是從百姓身上出發,分析百姓的出來什麼好處和劣處。如何看到農民和地主之間穩定的關係,這麼多年不變的原因到底是怎麼?
在新的變化之下,地主如何如跟農民進行協商,改變自身的策略,主動分田地,遵法守紀,創辦工業之類的話。
這個想法不錯,說道了陳燁的心理,如何讓百姓越來越好,那就是創辦工廠,盡量沒有汙染的,這樣以來百姓有了收入,就可以消費,帶動各個行業和國家之間的發展。
裏麵還特意提到了地區的治安情況,官員的清廉情況也會影響一個地方的發展,貪汙縱橫的地方商業不會特別繁榮,治安很差的地方,百姓擔心自己的安全和財產,肯定不會那麼容易消費之類的。
陳燁讀著讀著點頭,再看看這個字體,這麼清秀,陳燁再看看這個人的字體,仿佛就看到那個清秀的臉。
有意思,陳燁坐下決定,說道:“這個人就是前十吧”
為什麼這麼判定還是考慮大家的心態,如果一個女子做了第一次,會導致女子的膨脹,讓天下的士子受到嘲笑,甚至是很多人都抬不起頭,被人嘲笑。
理念是需要一步步轉化的,現在陳燁需要做的就是利用這個機會,慢慢推動女生進入官僚體係裏麵,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附庸。
也是需要一步一步來的,陳燁剛好用這個機會,讓女生進到考場,甚至是當官。前十也是給大家她走了運氣之類的,畢竟前三名的文章都會貼出來,第一的話太明顯。
需要陳燁拍板的不多,其餘的前三名,各位大儒已經大致排列好了,陳燁也看了一下,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直接同意了。
剩下的老師和大儒回家休息,其餘的事情就交給陳燁來處理了,那就是張榜。這一次考試,一共及格的也就兩千人,陳燁也就錄取這兩千人,其餘的沒有人就沒有辦法了,再張榜的對麵還設置了招兵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