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變了臉色,“君無戲言,豈可收回?”
傅月理認真道:“自古也不是沒有朝令夕改的先例,父皇為何不能收回呢?”
他是故意的,皇帝知道他這是對自己方才所的“自古誰不是三妻四妾”的反駁,皇帝頓了頓,咬牙道:“行啊,既然你這麼堅定,那朕就收回成命。”
“多謝父皇。”二人異口同聲地向皇帝道謝。
從皇帝寢宮離開,陽光正好,宮內的傅月理與師明月相視一笑,攜手走下台階。
這一樁婚事的朝令夕改很快廣傳全城,謝相府內,謝相和夫人都氣得不輕。二人都是文化人,罵不出太難聽的話。在他們看來,傅月理實在是不知好歹。皇帝賜的這樁婚事,讓傅月理與謝其昌聯係到了一起,分明是有意扶植傅月理為太子。朝中上下皆知左相謝其昌中立,右相王誨是二皇子黨。皇帝此舉顯然是為了傅月理好,可是他卻眼界忒,隻顧兒女情長,謝相和夫人隻能唉聲歎氣了。
至於婚事的另一個主人公謝如桃,依舊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心情絲毫沒有受到半點兒影響。
入了秋,氣漸涼。從淩州傳來了陸家長輩的書信,催陸靈婧回家,要安排婚事。
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陸靈婧看完信,整個人卻愁眉苦臉。她離家已久,算算日子,也該回家了。可是現在滿臉愁容,明顯是不願回去。
師明月疑問道:“你不想回去嗎?”
陸靈婧眉頭不展:“我不想回去。”
“是因為長輩要給你安排親事?”師明月想舅舅把這事寫在書信上,雖是為了強調重要性,可也對靈婧的心情造成了影響。
陸靈婧默默點頭,自從見過那樣出塵脫俗的人物,其他人她哪裏還看得上眼,一想到回去就要定了婚事,與一個庸才度過終生,她還不如剃了頭當尼姑。
“舅舅他們是想你嫁在淩州那邊,也離家近,其實京城也有很多青年才俊,我可以帶你去參加他們的交際活動,這樣你有看上的,也不用嫁個自己不了解的人,你覺得如何?”師明月道。
陸靈婧心想暫時也隻有這個辦法可以讓她在京城多留幾了,便點零頭。
當傅月理與陸靈衍回來,師明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二人也同意。於是由陸靈衍寫了書信,著人送去淩州,信中言明開春前若陸靈婧還不能找到如意郎君的話,就回淩州,由長輩做主婚事。
不久後正好有一場秋日賞菊會,地點位於京郊的東籬園。這京中的才子佳人們便會至此賞菊,再吟詩作句,好不風雅。
這隻有師明月與陸靈婧二人同來,傅月理與陸靈衍忙於公務,所以沒有陪著她們一起。
東籬園中的人非富即貴,師明月看到了幾個熟臉,過去打了招呼。陸靈婧興致缺缺,她對認識青年才俊根本沒有興趣。
園中菊花開得不錯,二人看到一群人,有男有女圍在一起,似乎是在對詩。師明月要拉陸靈婧過去,陸靈婧很不樂意,一轉頭不經意間便看到了一個人,正是她心心念念的君褐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