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狂徒 第三章 隋滅南陳(下)(1 / 2)

正月,隋將賀若弼率軍進據鍾山,駐紮在白土岡的東麵。晉王楊廣派遣總管杜彥和韓擒虎合軍,共計步騎兩萬人駐紮在新林。隋蘄州總管王世積統帥水軍出九江,在蘄口擊敗陳將紀,陳朝將士大為驚恐,向隋軍投降的人接連不斷。

建康,大殿。陳叔寶此時不像一個月前那麼瀟灑了,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右手拿著奏折,不停的敲向自己的左手,腳也跟不聽使喚一樣,在台階上不停地上上下下。

“諸位愛卿,平時自詡才高八鬥、智及百出,今天你們倒是拿一個法子啊!...啊?”陳叔寶不停地一個個叩問著台階下的“國之柱石”,咆哮道。

“尚書令江總!你身為百官之首,你倒是說話啊!”

“沈愛卿!?”

“施愛卿!?”

施文慶知道自己躲不過,當時就是自己教唆皇上不理會邊軍急報,而朝中眾將與自己積怨已深。再不趕緊說話,沒準腦袋都得搬家!急忙出班奏道:“此時隋軍雖然進展神速,其先鋒賀若弼、韓擒虎已經威逼建康。但楊廣的大軍還在數百裏開外,賀、韓已成孤軍深入之勢。微臣鬥膽估計城下的隋軍絕對不足5萬,而我建康城尚有十幾萬能戰之士。此時陛下若是令蕭大將軍統軍出站,先吃掉離我們最近的賀若弼,然後趁韓擒虎沒反應過來,趁勝吃了他。如此,隋軍必然膽寒,我大陳尚有喘息之機。”

“不可!我軍精銳不過蕭、樊、魯、任,四位將軍的部下,合計不足四萬人。豫章王陳叔英、都官尚書孔範的軍隊人數雖多,但久不習戰事,恐難當大任。至於新募軍士更是隻能以壯聲勢,隋軍雖不足五萬,但俱是府兵精銳,出城野戰,萬一不利,建康恐非陛下所有!”仆射袁憲苦苦相勸道。

“袁大人何漲他人士氣,滅自家威風!?我與豫章王麾下俱是禁衛軍精銳,怎麼是難當大任!?”都官尚書孔範不服袁憲貶低自己,轉頭對陳叔寶道:“陛下!臣願率本部出城與隋軍決一死戰!倘若我軍戰勝,請陛下為我在燕然山刻石立碑,紀念戰功!以證明我建康男兒的血性!”

陳叔寶聞言大喜,道:“孔將軍壯哉!朕不會讓你孤軍作戰!詔,司徒、豫章王陳叔英率軍守衛朝堂,封蕭摩訶為行台元帥,率將軍樊毅、魯廣達、孔範、任忠,所部將士及禦林軍,合計八萬人,向隋將賀若弼軍,發起進攻。違令者,斬!”

施文慶、孔範聞言大喜,拜伏道:“陛下聖明!”

建康,蕭摩柯府。蕭摩柯雙手捧著聖旨,神色複雜,久久不語。

良久,蕭摩柯把聖旨甩向一邊,怒喝道:“昏君!辱我妻子,還讓我統軍出戰,大陳豈有不亡之理!?”

建康郊外,任忠軍大營。任忠單手持著聖旨,抬頭望向帳頂,歎曰:“天亡大陳!”

自己曾早早建議朝廷,現在國家兵足糧豐,應該固守台城,沿秦淮河建立柵欄,隋軍雖然來攻,不要輕易出戰;分兵截斷長江水路,不要讓隋軍音信相通。請求朝廷可給自己精兵一萬,金翅戰船三百艘,順江而下,徑直突然襲擊六合鎮。這樣,楊廣一定會認為他們渡過江的將士已經被我們俘獲,銳氣自然就會受挫。

然後,淮南土著居民與自己以前就互相熟悉,如今聽說是我率軍前往,必定會群起響應。我再揚言將要率軍進攻徐州,斷敵退路,這樣,各路隋軍就會不戰自退。待到雨季春水既漲,上遊周法尚等軍必定順流而下趕來增援。

如此良策,朝廷不納,如今人家兵臨城下,不想著固守,反而出城野戰,真是自己找死啊!

第二日,建康城頭,看著光禿禿地幾萬個光頭戴上了頭盔,上城守衛建康,同時為友軍以壯聲勢。陳叔寶的安全感一下子提高了許多。南朝自蕭梁以來,尤信佛教,光建康這裏就號稱有四百八十寺,這一下讓佛爺道爺們都從了軍。冥冥之中,陳叔寶感覺諸多神仙、菩薩在保佑著自己。

城外,一隊隊大陳禁衛軍從城門魚貫而出,大軍旗幟鮮明,井然有序;士兵個個精神飽滿,衣甲鮮明;將領一個個金盔銀甲好不威風!

陳叔寶滿意地點點頭,對一旁侍立的宦官道:“袁仆射還說禁衛軍戰鬥力不行,朕今觀之,可當精銳!”

不待宦官回話,陳叔寶轉頭對著天空,喃喃道:“蕭將軍啊,八年前先皇去世時,陳叔陵作亂,就是你在最危險的時候救了朕一命,今天,朕隻能再次倚仗你來救我大陳,救天下蒼生百姓了,朕就在這裏等將軍的捷報!”

一旁侍立的宦官冷不丁上前兩步,悄悄提醒道:“陛下,剛才蕭夫人托人傳話過來,說是這陣子都沒見到皇上,甚是想念,她今天進宮拜見張貴妃,想見皇上一麵。”

陳叔寶突然煩躁地大吼道:“都什麼時候了,還見個屁啊見,你們能不能有點腦子,不逼得蕭摩訶反了,你們就不滿意是嗎!?”

建康,大殿。陳叔寶麵無血色地聽著仆射袁憲的彙報,他漸漸感覺渾身乏力,雙腿發抖,怎麼控製也控製不住。

“陛下,微臣剛剛得到消息。行台元帥蕭摩柯帥軍與賀若弼決戰,將軍魯廣達率先與隋軍交手,隋軍曾經四次被迫後退,丟下了三千多具屍體。後來賀若弼部隊縱放煙火用來掩護隱蔽,才擺脫困境重新振作起來。而我軍士兵卻忙著收割人頭,沒有追擊。都官尚書孔範趁機率禁衛軍出擊搶功,賀若弼見此,派麾下驍將員明率鐵騎衝擊禁衛軍,禁衛軍與隋軍剛一交戰即敗走,諸軍望見,騎兵、步卒也一起紛紛潰逃,互相踐踏不可阻止。隋軍趁機全軍出擊,我軍瞬間奔潰。此役,魯廣達將軍戰死,樊毅將軍自刎,孔範不知所蹤,蕭摩柯直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