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4年。一晃兩年多過去了,周頔從一個十二歲的總角少年,變成了一個十五歲的束發男子。身高已經長到近七尺,臉型也完全長開,瓜子臉,劍眉星目,唇似朱玉,全身線條勻稱,肌肉緊繃,雙手、雙腿都遠比常人來的修長,加上周頔時常喜歡披一件披風,整個人看起來,唯有氣宇軒昂、玉樹臨風,八字描述。
這兩年來,薛胄幾乎傾盡所囊的教授周頔戰策之法,而且對自己這個得意門生十分滿意。此子對曆史傳奇、經典戰役有著超常的興趣,時常能舉一反三,甚至有獨到的見解,有些問題甚至薛胄自己都沒有注意的,周頔卻是發現了,並分析的頭頭是道。
而且此子有超乎其年齡的見識,對人性的識別更是令薛胄刮目相看。每當薛胄讓周頔分析曆史人物的時候,薛胄就感覺坐在自己對麵的不是一個不喑世事的少年,而是一個經曆多年沉浮的中年人。那雙平日裏閃爍著狡黠、金光的眼睛,此時卻是分為深邃、睿智,表情也由輕浮、張狂變成了沉穩而嚴肅。
不過周頔進步最大的卻是武藝。在劉仁恩這個名師的指導下,周頔的騎術、槊法突飛猛進,劉仁恩時常感歎,此子在槊法上的天賦甚至比自己的兒子劉感還要好上許多,而且在騎術上的天賦也十分出色。
劉家代代相傳的家傳槊法,和劉仁恩侵淫了數十年的招數,被周頔僅僅花了兩年多時間久全部學了去。別人自幼練習騎馬,偶爾還馬失前蹄,此子卻似乎天生就會一樣,整個人自跨上馬背的一瞬間就給人以一種人馬合一的境界。
而且此子天生有一股狠勁,出招招招狠辣,而且不講原則、道義,隻要是能克敵製勝的招數,周頔就拿來當必殺技使用。
在一次與劉仁恩的兒子劉感的槊法對練中,周頔知道自己比不過在槊法上侵淫了十幾年的劉感,所以對練起來,全是以命換命的打法,把劉感逼得手忙腳亂。最後還是劉感靠著體力和年齡優勢取勝,但在一旁一直觀戰的劉仁恩知道,如果是實戰,劉感已經是一具屍體了,而周頔不過是喪失戰鬥力,孰勝孰劣,一目了然。
周頔簡直是個天生的騎將!劉仁恩私下常對人讚賞道。
可惜就是生在商人世家,八歲才開始習武,浪費了築基的最好時機。要是此子生在關隴世家,三歲習武,有名師教導,恐怕同齡人中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吧!劉仁恩臆想道。
周頔的第一個師傅劉元進,劉仁恩對這個“本家”是嗤之以鼻的。此人不過是個半路出家的江湖俠客,從此人不懂槊法來看,使的全是野路子。
而且此人對教人練武全是一通半解,周頔的優勢明顯就是驚人的爆發力和出奇的柔韌性,力量不算很大,這是身體原因,耐力欠佳,這是天生決定的。這劉元進不想著如何去發揮周頔的長處,卻隻想著彌補不足,花了太多的時間去訓練周頔的耐力。
在劉仁恩看來,周頔是騎將,不是步將,不需要捉對刺殺到一方倒下。在騎兵戰中,因為馬速,兩馬交錯,雙方交手最多不過三個回合,交錯而過後,不管結果如何,周頔都需要麵對下一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