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名將 第四十七章 弘農楊氏(1 / 2)

“啊啊啊!殺啊!”喬鍾葵率領數十名親衛逆流而上,直衝向甲騎具裝,不過,在途中,慢慢有親衛偷偷混在人群中,向後跑去,喬鍾葵不管不顧,仍徑直向甲騎具裝衝去,他就不信,這股“鋼鐵洪流”不可阻擋。

突地,喬鍾葵眼中出現一杆銀槊,隻一槊砸在喬鍾葵的胸口,喬鍾葵痛呼一聲,摔落下馬。

“說,王拔往哪去了?”一個渾身被鮮血浸透的銀袍小將,手持丈八長槊,以槊指著喬鍾葵,威風凜凜地道。

“哈哈哈哈~!”喬鍾葵卻是無視了銀袍小將,慘笑起來。

“媽了個巴子!文秀,把他捆起來,我再去找找那個狗賊!”楊延郎把長槊重重地插在地上又拔出,道。

夕陽西下,白天慘烈的戰爭已成為了過去式,打贏了的朔方軍高興的押解著一隊隊的俘虜,而俘虜雖然大多垂頭喪氣,但是卻並不怎麼害怕。說到底,大家都是大隋的子民,咱們當兵是給當官的脅迫的,仗打完了,自然就會給遣散回家。隻有仍躺在戰場上的殘兵斷劍和一地的死屍,仍訴說著戰爭的慘烈。

此時,代州總管李景帶著司馬馮孝慈、司法呂玉、儀同三司侯莫陳乂等一般將校來到戰場中,恭身向楊義臣致謝、賀喜。

“哈哈,楊老弟還是老樣子沒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李景是一個年近五旬的中年人,長楊義臣幾歲,容貌奇偉,骨架甚大,留著一個漂亮的美須髯,拋開一身肅殺的將袍大鎧,看上去倒像一個慈祥的老爺爺。

“嗬嗬,道興兄過譽了。倒是道興兄你以數千弱旅,履敗喬鍾葵三萬精銳,穩守代州城,誘使敵人久屯堅城之下,致使此役全殲敵軍,皆是道興兄之功也!”楊義臣哈哈大笑,摟著李景的肩膀,還了對方一個漂亮的恭維。

“唉,楊老弟這話就言重了,言重了哈!哈哈!”李景與楊義臣久不相見,也摟著楊義臣的肩膀,笑道。

一旁的記室參軍謝易辰清點完了戰損,高興地當著李景的麵,向楊義臣彙報道:“大帥,此役我軍全殲敵軍,斬首八千七百五十二級,俘虜自敵偽柱國喬鍾葵以下兩萬零三百七十五人。我軍此役陣亡三千四百二十六人,輕傷兩千八百七十九人,重傷四百四十一人。繳獲各類兵器五萬餘件,帥旗一柄......“

“唯一可惜的是,敵將王拔乘亂跑了。”最後,謝易辰小聲補充道。

“父帥,我估計那王拔定是去晉陽投楊諒去了,如今越國公率十幾萬府兵正與那叛將趙子開的十萬人馬對峙。孩兒願代表朔方軍去越國公軍報到,直到擒下那王拔,用他的頭顱,來祭奠大哥!”

楊義臣聞言,沉默不語,良久,李景從旁勸道:“楊七郎忠義可嘉,更兼文武雙全,此役便是七郎陣擒賊帥喬鍾葵,奪得首功。楊老弟何不成人之美?”

楊義臣見李景發言,不好再搏了楊延郎的麵子,於是鬆口道:“也好,讓子和帶本部陪你一塊去,子和戍邊多年,經驗豐富。凡事多聽聽子和的意見,別自作主張,否則,別怪父帥不通情理!”

“謝父帥成全!”楊延郎單膝跪地,拜謝道。

夕陽西下,楊延郎領著郭宇飛、崔文秀等兩百餘騎奔馳在官道上。

“七郎,看,前麵有一大隊騎兵,似乎是越國公的先鋒。”郭宇飛指著對麵揚起衝天煙塵的鐵甲騎兵。

“這就是越國公征戰天下的楊家部曲騎兵吧!”楊延郎望著前方奔馳而來的騎兵,讚賞道。

“籲!”數千楊家部曲行動如一,如指臂使,給人的感覺唯有八個字,不動如山,侵略如火。

一個約莫三十五、六歲,體貌雄偉,須髯漂亮的的大將,把鬼臉麵當拉到頭頂,輕輕地把長槊紮在土裏,震得大地一顫,沉聲問道:“來者何人!”

“朔州楊延郎奉父帥令,特來拜見越國公!”楊延郎在馬上見禮道。

“敢問將軍姓名,觀將軍帶兵,如指臂使,剛剛插槊那一下,延郎自愧不如!”楊延郎一見到這個帥帥的大將,就發自內心的崇拜。

“弘農楊玄感。”大將輕聲道。

“轟!”楊延郎的腦袋頓時一炸,這次的驚訝絲毫不亞於上次聽聞楊義臣自報姓名。

他,他就是楊玄感,司徒楊素長子,柱國、左武侯大將軍、宋州刺史,大隋第一勇將楊玄感!

開皇十八年,楊玄感隋楊素出靈州,率領驍果軍直衝達頭可汗本陣,陣挑十數名突厥設、伯克,威震西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