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名將 第四十九章 龍騎驍衛(1 / 2)

諒聞趙子開敗,大懼,自將眾且十萬,拒素於蒿澤。

蒿澤,楊諒大營。時年三十一歲的漢王楊諒披頭散發,頹然的坐在帥帳內,平時原本是個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的親王,如今的神情看上去,倒像是個黃昏沒落的老人。

楊諒雙眼無神地望著自己的雙手,喃喃道:“王參軍呐,如今朔州總管楊義臣擒喬鍾葵於代州;右衛將軍史祥破餘公理於須水;大將軍、廉州刺史李子雄破劉建於抱犢山下;綦良攻慈州刺史上官政,不克,引兵攻行相州事薛胄,又不克,遂自滏口攻黎州,塞白馬津,聞餘公理敗,史祥東趣黎陽,綦良軍不戰而潰......“

“現在我各路大軍皆歿,狗賊楊素又新破趙子開,氣勢滔天。我手裏隻剩最後十萬人,又遇到暴雨,蒿澤地勢低窪,不可久守,該如何是好?難道是上天要亡我楊諒嗎?”

諮議參軍王頍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字景文,乃南梁名將王僧辯幼子。少好遊俠,年二十,尚不知書。為其兄顒所責怒,於是感激,勤學累載,遂遍通五經,究其旨趣,大為儒者所稱。乃歎曰:“書無不可讀者!”

年二十二,周武帝引為露門學士。每有疑決,多頍所為。而頍性識甄明,精力不倦,好讀諸子,偏記異書,當代稱為博物。又曉兵法,益有縱橫之誌,每歎不逢時,常以將相自許。

後授漢王諒府諮議參軍,王甚禮之。時諒見房陵及秦、蜀二王相次廢黜,潛有異誌。頍遂陰勸諒繕治兵甲。及高祖崩,諒遂舉兵反,多頍之計也。

王頍見楊諒頹廢、絕望至此,於心不忍,乃道:“大王不必擔心,楊素孤軍深入,士馬疲弊,各路隋軍如今仍遠未道並州核心,隻要大王統帥這最後的十萬精銳與楊素決一死戰,其勢必克!”

“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楊諒忽的輕聲笑了起來,與其說是笑聲,卻是比哭聲還要悲涼。“楊素帶來的是關中十二衛府兵,我大隋最精銳的將士,趙子開已經用生命見證了楊素老賊的不敗神話。王參軍此時讓孤出戰,是想搏個投名狀嗎?”

“大王,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了,退守晉陽,無異於坐地等死,此時一搏尚還有一線生機啊!大王還有三萬整個並州的精華——龍騎驍衛。”王頍跪地,諫道。

“不要多說了,回晉陽。孤要見王妃和顥兒最後一麵。”楊諒說完這句話,猶如瞬間蒼老了二十歲一般,揮著手,示意王頍出去。

“唉!”王頍見此,大歎了一口氣,拂袖出賬,忽見其子,乃曰:“氣候殊不佳,兵必敗,汝可隨我。”

蒿澤,楊素大營。楊素雙目有神的望著賬外連綿不絕的暴雨,若有所思。

忽有小校進賬報告楊諒大營有異動,似乎是要移營。

大將、柱國魚俱羅相表異人,目有重瞳,身長八尺,膂力絕人,聲氣雄壯,言聞數百步。待其聽到楊諒要跑,率先忍不住道:“大帥,楊諒這小子是要跑啊!末將願率本部為先鋒,取楊諒狗頭獻於大帥。”

待魚俱羅挑頭,左領軍大將軍梁默;左武侯將軍吐萬緒;右領軍將軍麥鐵杖;行軍總管、河北道安撫副使董純;車騎將軍王仁恭;上儀同、開府弘農張須陀前後也向楊素請戰道:“末將願與魚俱羅同行!”

楊素見此,微微一笑,轉頭麵向副帥、右武候大將軍周羅睺道:“周大將軍以為如何?”

周羅睺見楊素發問,急忙道:“末將以大帥馬首是瞻!”

楊素見此,對著周羅睺報以一笑,起身沉聲道:“楊諒小兒不知兵,懼我兵威,想趁大雨逃跑。我意,全軍立馬出發!由魚柱國、梁大將軍、吐將軍、麥將軍、董總管、王將軍、張儀同各率六千輕騎前行出發,記住,你們的任務是騷擾、延緩楊諒大軍的行軍速度,待楊玄感將軍率一萬驍果鐵騎趕到,四麵合圍,直突楊諒本陣。本帥自與周大將軍率大軍後繼之。”

“諾!”

“延郎你跟著玄感吧!”楊素宣完令,轉頭對楊延郎笑道。

“世侄謹遵大帥號令!”楊延郎恭身抱拳道。

清源,官道。

“風!風!風!”

“大隋!大隋!大隋!”

十萬楊諒叛軍正疾馳在泥濘不堪的官道上,四麵八方傳來的隋軍呐喊聲不絕於耳,一字一句,震得叛軍將士人心惶惶。不時有掉隊的叛軍被隋軍輕騎追上,他們的首級馬上就被掛在了馬脖子上,成為隋軍輕騎揚武揚威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