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告別(1 / 3)

六月,初夏漸進盛夏的過渡,太陽依舊不容小覷,特別是在高中教室裏,那溫度不僅僅是帶給身體上的燥熱,也帶給心裏上的煩躁。

高二的教室裏,大家經過了前幾天的高中會考之後,正式進入了全麵奮戰的階段。這個時候的大家,不再是高二的學子,而是需要拚搏的高三學長學姐們。

這節課是數學課,老師在講台上講著例題,台下鴉雀無聲,個個都抬頭看著黑板上的內容,傾聽著老師的講解。

我在門外,看著他們,沒有進去。靜靜的等待著幾分鍾之後,那熟悉的下課鈴聲的響起。

原本,我也該是他們之中的一員。卻在幾個月之前,因為兩句話,一個選擇,我脫離出了這個團體。

那是年初的時候,大家正在過年的熱檔上。而這個期間裏,我做了一個決定的決定。

那是媽媽從我初中以來問我最嚴肅的問題,她問我以後的打算。

“不就是高考,然後就上大學嗎?”我當時隻是簡單的回答她這樣的問題,也沒有很深遠的去想這個問題,畢竟那會兒我的生活裏除了高中學校就是家裏,兩點一線的生活,簡單而快樂。

“如果你有機會可以去外麵闖闖,你想去嗎?”她這樣的語調,就像當年我上小學的時候,她問我要不要學鋼琴一樣。我喜歡鋼琴,卻因為後來的某個原因,而不得不放棄了它。

我突然覺得,媽媽問我的問題並不是隨口說說,也許她有了打算,或者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什麼機會?出去闖闖?”當時我單純的不會去猜測別人的心思,不會想別人的隱含深意,所以我直接問了出來。

我媽看著我,換了句很直白的話。“就是你如果可以去美國讀書,你願意去嗎?”

“可是我不是高中還沒有讀完嗎?”

“這個並不重要,其實隻要你拿了高中畢業成績就可以了。我現在隻是問你,你想不想去。我並不勉強你,就看你的決定。”

說的很直白,我聽的很清楚。說不想去是假的,畢竟那是個我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我對陌生遙遠的國度總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向往。

另一方麵,如果我答應了就可以僥幸的逃開高考。畢竟我並不是很有把握自己在未來高三的一年裏能有多優秀,能在高考的時候輕鬆的拿下一本。我不敢賭,我害怕那結果是令我不喜的悲劇。

那天晚上,我就回複了我媽,說我去。

大年過了之後,他們開始上班的時候,我還有幾天假,我媽就帶我去了一個地方。我到了才知道是一個專門辦理出國的地方,這裏我認識了X老師,幫我出國的中介。

我看著她跟我媽做著交接手續,互相翻看著很多資料。等她們整理好的時候,我幾乎要睡了過去了。

然後,X老師向我問了一些問題,無非就是我希望讀什麼專業,想去哪個洲,自己的英語覺得怎麼樣。

我就像條件反射一樣的回答的著她的問題,除了地點我不是很確定之外。

不過最後,我還是選擇了一個靠海的地方。因為我從小到大沒有見過遼闊的大海,我在電視上見過那蔚藍的場麵,那深沉的幾乎要把我吸進去。這樣的魅力,我也想親眼見證一下。

……

那時候我又重新回到了學校裏繼續著我的高二生活,和幾個玩的好的死黨們一起在課餘嘻嘻哈哈了以慰借,放學奔向食堂或者外麵的餐廳吃著各種東西犒勞自己一天緊張學習的辛苦。那個時候,幾個人總愛黏在一起,八卦著班裏的同學和老師,分享著自己的小秘密。那種感覺是跟自己長輩無法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