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而今邁步從頭越(4)(2 / 2)

薛冰說:“我看村子的山嵐也不少,為什麼不種上果樹,每年應該可以收入不少的。”

梁光說:“其實誰不知道種上果樹賺錢,我們這沒水,種了也很難成活。”

薛冰說:“那為什麼不打井那?”

梁光苦笑一聲,說道:“薛書記你說起來容易,如果井好打我們早就打了。”

薛冰看看梁光,問道:“這其間有什麼困難嗎?”

梁光說:“有什麼困難?困難大著那,我們也知道要想把生產搞好,就需要水源,多次組織人打井,十米不行,二十米,二十米不行,三十米,可是我們還是找不到水源。”

薛冰說:“你們可能不懂得怎麼找水,為什麼不找專業人員來打?”

梁光說:“專業人員,我們不是沒找過,可人家來一次就要收勘測打井的費用幾萬元,你看我們村那裏像能拿出幾萬元的樣子?”

這個時代,工廠的工人一個月才賺二、三十塊錢,幾萬塊對一個窮鄉村來說真是天文數字。

薛冰問道:“怎麼會這麼貴?”

梁光說:“我們縣沒有打井勘測的專門人員和設備,需要到省城去找,你想人家從省城裏過來路途遙遠,還要搬運那麼多設備,自然貴了。”

薛冰說:“那也不能就這麼等著呀?”

梁光苦笑了一下,說道:“不這麼等著,你還要怎麼辦?”

薛冰說:“可以向縣上申請打井資金嘛。”

梁光看了薛冰一眼,說道:“薛書記你不是從縣上下來的吧?”

薛冰愣了一下,說:“不是,我是從東山縣調過來的。”

梁光點點頭,說:“我說嘛,你怎麼會說出向縣上要打井資金這麼不切實際的話。”

薛冰說:“難道西海縣不管陳家夼鄉?”

梁光笑笑,說:“也不能說不管,可你叫他們怎麼管?西海縣本來就是一個經濟不發達的縣,財政資金有限,每一任當官的都希望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自然也就不能用來打井了。”

薛冰疑惑地問:“難道打井這關係到民生的事情就不是用到刀刃上嗎?”

梁光說:“當官的都希望能夠出政績,出了政績才能往上升遷,換到你是一縣的長官,你是用它來投資工業獲得明顯的效益,還是投資於打井,最後得到的是短時間看不到的收益哪?”

薛冰說:“我不管那些,我覺得隻要能夠造福老百姓就好了。難道造福老百姓不是最好的政績嗎?”

梁光重新打量了一下薛冰,讚賞地說:“薛書記,你有這種想法,說明你還是個好官。”

薛冰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有這個想法再正常不過了,至於我是不是一個好官,你要等我做出了什麼事情再來評價。”

梁光說:“薛書記,你有這種信念很好,可是說一句打你高興的話,信念並不能當錢用,用信念打不出井來。”

薛冰說:“我既然來到這裏工作,就不能聽任這種狀態持續下去。你放心,老梁,我一定會找出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梁光被感動了,說道:“薛書記,你如果能夠幫我們打出井來,我們老百姓會感激你一輩子的。”

薛冰心說:我不光是為了你們,就是為了我自己也要把井打出來。

又走訪了陳家夼鄉的幾個村,薛冰看到的基本情況都差不多,雖然陳家夼鄉的情況不如想象中的那麼困難,村裏的老百姓辛苦一點,還都可以從地裏弄出點吃的,滿足一家的吃飯問題。但是要進一步發展就有了瓶頸,水的問題製約著整個陳家夼鄉的發展。這也就是陳家夼鄉一直落後於西海縣其他鄉鎮的主要原因。

心中有底,薛冰回到了鄉政府,讓辦公室主任小張通知黨委、政府各部門負責人開會。人到齊了,薛冰先站了起來,說道:“我到陳家夼鄉已經有幾天了,一直沒跟大家坐到一起,都還不熟悉,這裏先互相認識認識。我叫薛冰,剛被任命為陳家夼鄉的黨委書記,希望大家今後多支持我的工作。”

幾個幹部也自我作了介紹,薛冰聽大家介紹完,說:“今天把大家召集來,主要有兩個議題。第一個是我想大家彙報一下我這幾天在下麵幾個村走訪的情況。”

婦女主任李嫻笑著說:“薛書記你是領導,怎麼能向我們彙報那,應該是我們向你彙報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