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看看何峰,心說這世界上真是沒不透風的牆,自己昨天剛來,他就知道自己是為什麼來的了。
薛冰有點尷尬地說“何部長也知道這件事情了?”
何峰看看薛冰,笑著說:“你別誤會,我可沒有笑話你的意思。”
薛冰搖搖頭,說道:“無所謂了,反正也沒什麼戲了。”
何峰說:“這麼快就灰心了?”
薛冰說:“我不灰心又能怎麼做?周書記說是要研究研究,潛台詞不就是過不了嘛。”
何峰說:“昨晚周書記在常委會上說起你的報告了,說你不切實際,一個報告就想分走全縣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你的報告肯定是通不過的。”
薛冰尷尬地說:“我也是貿然地把工作布置下去了,才知道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讓大家看笑話了。”
何峰說:“有點輕率是真的。不過,我很佩服你想改變陳家夼鄉的想法。”
薛冰看看何峰,有點敏感地說:“都說不切實際了,何部長說佩服是反話吧?”
何峰說:“我說佩服你不是反話。陳家夼鄉的問題誰都知道很難解決,你並沒有知難而退,說明你還是真的想做一番事情的。”
薛冰笑笑說:“何部長不是專門來告訴我這個的吧?”
何峰誠懇地說:“我老家就是陳家夼鄉的,也想為家鄉做點事情。我來就是想跟你探討一下,是不是你可以調整一下自己的思路?“
薛冰看看何峰,神態上看他還是真誠的,就問道:“何部長有什麼建議?”
何峰說:“你的想法錯就錯在什麼都還沒有,就想全麵鋪開,這樣你無法取信於民。你應該先從一個村先試點打井,搞好了再來考慮全麵鋪開。”
薛冰想了想,自己是急躁了一點,可能由於降職以後急於證明自身,所以做這件事情考慮得不很成熟。
薛冰說:“何部長你說的很有道理,我是欠考慮了些。可事情做到這一步,我也不可能重新給縣財政再打申請報告吧?”
何峰說:“我不是想要你再打報告,就是打了報告你也拿不到錢。我是想讓你去找別的渠道來解決這個問題。”
薛冰說:“何部長既然這麼說,肯定是有了一定的想法了?”
何峰說:“我想要你去找個人,他如果是肯幫你,這個點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薛冰問道:“什麼人哪?這麼厲害?”
何峰說:“你聽說過梁德嗎?”
薛冰眼睛一亮,說道:“你是說梁德?是我知道的那個梁德嗎?”
何峰說:“難道還有第二個梁德?”
梁德是西海縣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農民之星,薛冰早在東山縣做縣委書記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人。這是一個褒貶不一的人物,可能生活本身就是一麵五光十色的多棱鏡,讓梁德在這個新舊雜陳,急劇變化的時代裏,不免被折射得怪異和扭曲。
梁德是一個身上帶有傳奇、神秘和冒險色彩的人。
當年他所在的冠東村三隊,是村裏最窮的小隊,農業生產一直搞不上去。退伍回來的梁德自薦做了隊長,帶著一隊的老百姓,拚了命的幹活,到了年底,他帶領的生產隊糧食產量全村第一。
第二年村裏改選支部,又是梁德站了出來,毛遂自薦當了支部書記。這個當了書記的家夥更加厲害,帶領著冠東村苦幹了一年,當年就使冠東村村民口糧人均達到400斤,一個勞動日值1.5元。
梁德也是一個不安分的人,他早早地看到農民如果僅僅在土裏掏食,是不能過上富裕的日子的,他要走自己的路,要搞工廠。他先後在冠東村辦起了麵粉廠、服裝廠、玩具廠、電子廠、商場、飯店等十幾個企業,到了82年底,冠東村的產值上千萬,純利潤三百多萬,利稅30多萬,已經是全濱海市有名的富裕村了。
薛冰知道這個梁德是因為濱海市把他樹為農民帶頭致富的典型,在全市做過推廣。這樣的人物如果肯出麵幫陳家夼鄉自然是很好,可薛冰本人並不認識梁德本人,他肯幫陳家夼鄉嗎?他看著何峰,問道:“我跟梁德根本就不認識,他憑什麼幫我?”
何峰笑了,說道:“你還不是很了解梁德,他也是陳家夼鄉人。”
薛冰腦子裏打了個問號,說道:“我知道的情況是他是城關鎮冠東村的黨支部書記,怎麼又變成了陳家夼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