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秦帝國的覆滅 第二十二幕,京索的對決,郎中騎兵出場(1 / 2)

清晨,太陽再度升起,隔著漢軍在一月內築起的防禦工事,西楚軍列陣於廣武山口東側。雖然經過彭城大戰,楚軍銳氣不複平日,但是一股殺氣讓不少漢軍士兵心驚。西楚軍在朝陽下發起了第一次衝擊,三個步兵方陣成斜線排開,縱深二十人,正麵一百人,西楚軍直接將六千長矛手擺在正麵推進,前方弩手們帶著上好弦的強弩走在重步兵本陣前,三千弩手緩步前行,西楚軍左右兩翼是輕騎兵,負責防止漢軍側翼突擊,保護長矛手本陣。而弓弩手前方是重裝劍盾手和戈盾手持著大型盾牌列成盾牆,以免弩手被漢軍箭雨覆蓋。帶隊百夫長們拔劍走在己方方陣最前方,身後軍旗飄揚。與此同時,西楚軍最精銳的江東騎士們則在龍且帶領下活躍在漢軍壁壘右側,監視壁壘前漢軍外圍部隊。西楚軍對於滎陽誌在必得,所以第一波就投入了一萬三千人馬企圖一口氣衝垮漢軍防線。

漢軍外圍防線,重整改編的郎中衛駐地,曹參早早把自己的部隊從營房裏拉出來了,所以西楚軍隊列未成之時,郎中衛的軍官士兵們早已排成嚴密的方陣等待西楚軍的衝擊。漢軍一萬外圍重步兵皆以長鈹列陣,厚重的水煮硬皮甲和鐵紮甲能有效抵禦弓箭的射擊。郎中衛重步兵的隊列分成三條戰線,加兩翼飛行縱隊。正麵每條戰線由三個大方陣,每個方陣一千長鈹手構成,兩翼則是輕裝巴蜀輕步兵,帶著圓盾和標槍短劍,以便策應支援。曹參身邊一千重步兵預備隊隨時待命。郎中衛背後,漢軍弓弩營的弓箭手們將羽箭插在地麵上,隨時準備支援前方八十步的陣線步兵們。弓手周邊由全副武裝的郎中衛天羽營持戟帶盾守護,而弓手後方是蕭何從關中運過來的重型連弩,弩力高達二十石的大黃弩。三十架重型連弩架在滎陽壁壘七米高的城牆上麵,丈長的巨箭鋒利猶如巨斧,沒有任何盾牌甲胄能擋住他的全力一擊。城牆望樓上,劉邦平靜的看著西楚軍大軍壓境:“項兄,真的要不給活路嗎?”

項羽騎在烏騅上,他本人並未在前線,而是呆在自己的幕府中,前線交給了鍾離昧和桓楚。此刻項羽揮動幹將戟發令:“進!”戰鼓聲響起,幕府令旗飄動,鍾離昧起立,拔劍指向前方漢軍,下令道:“戰鼓起!全軍前進!”指揮車上戰鼓響起,西楚軍士兵踏著鼓點向前方突擊。

曹參全副甲胄,站在弓弩手方陣前方,司令雲車上,敵情司馬觀望著壓近的楚軍隊列,二百步!曹參抬手。一百五十步!軍令司馬再次報出距離,曹參右手令旗到達最高點。一百步!軍令司馬回頭喊道。曹參令旗用力劈下,漢軍弓箭手齊射,箭雨覆蓋了衝擊中的楚軍。饒是漢軍弓箭手盡力保持齊射,除了少數幸運箭以外,絕大多數弓箭都被西楚軍重甲和盾牌擋住了。“方陣聚攏!長鈹上前!”曹參中軍發出號令。漢軍第一戰線收縮,重盾架起,後排長鈹手們將武器壓在前排槍盾的肩膀上,以便越肩攻擊。

鍾離昧觀望著己方前進進度,五十步,鍾離昧發令:“劍盾列陣緩步前進,弩手原地射擊,掩護長矛方陣前進!”令旗舞動,西楚軍弩手跪姿射擊,精準的弩箭壓得漢軍前排士兵無法抬頭。一部分郎中衛士兵的眼孔被洞穿,連人帶著盾牌倒在地上,後排士兵撿起重盾堅持戰鬥。很快,雙方重步兵本陣糾纏在一起,雙方隔著盾牆用長兵器搏殺。西楚軍拚盡全力催動長槍突刺,想要撕開漢軍盾牆。秦逸站在漢軍第一方陣最前方,身為屯長的他對著自己身後的士兵們高喊著:“列陣!不得散開!材士對陣,誰散開誰就輸了!輸了就死了!就拿不到錢了!都給老子活下去!”類似的聲音在各個方陣處嘶喊著。夾雜了一半新兵的漢軍前沿方陣奇跡般的撐住了,沒有一處盾牆被西楚軍撕開,在老兵們的鼓勵下。

鍾離昧望著自己的部下們力氣逐漸耗盡,下令鳴金。西楚軍強弩再次覆蓋射擊,前沿劍盾繼續招架漢軍長鈹,後排長槍方陣依次撤退。西楚軍第一次衝擊宣告失敗,漢軍也沒有過多的追擊。雙方各自撤回衝擊出發陣地,漢軍各個部曲長官開始調度援軍撤換傷員,預備隊頂替受損過重的屯隊。

西楚軍中央幕府,項羽臉色陰沉地望著龍且:“剛才,你為何不突擊漢軍側翼?”龍且道::“回項王,末將無能,距離不夠啊,我軍離漢軍右翼太遠,馬力不足以支撐。”項羽指著廣武山右麵樹林道:“把我江東騎士三千人放在這裏,我會安排正麵緩步撤退,你伺機衝鋒!”龍且抱拳道:“明白!”

日光越發熾烈,西楚軍列隊完成,向著滎陽發起了第二次衝擊。這一次又加入了三千長矛手,西楚軍一萬五千人逐漸迫近漢軍陣地。西楚軍各個部曲校尉們劍指廣武山前漢軍陣線,:“不得凸前!違令者斬首!列陣前進,拿下滎陽!”

漢軍郎中衛正麵迎敵,內史軍,西河軍,隴右軍騎士在郎中衛右翼保護。由於彭城新敗,此時漢軍各部並不滿編,馮立,他清楚 隻要身邊的幾位掌旗者令旗一劈,右翼局勢便不在受其直接掌握了,屆時,他能做的,除了觀戰,就是下令什麼時候將自己手中僅有的預備隊投入戰場。勝,則勝矣;敗,則項上人頭,拿去向漢王交待吧。此時,孫子那句“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道,存亡之法,不可不察也。”湧上心頭。事已至此,已別無他路。此刻,馮立隻是緩緩站起身來注視著前方,冷酷、決絕,他已經沒有任何的雜念。右手緩緩地抬起,停留了一陣,宛若千年,忽而急促揮下——霎時間,旗牌官揮舞紅旗,鼓聲咚咚作響。隨後,各部尉、隊長俄而下令,在他的視線裏,漢軍步兵前鋒正緩然而堅定地向楚軍踏去,各部左右,隴右騎士也隨鋒線走馬信步,等待著衝鋒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