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代號“大個兒”
話說三十年八前那回第一次正麵接觸之後,野人族與主流人類也就彼此熟悉了起來,雖然野人族中的平均智商並不高,隻有作為頭領的幾個的思維與正常人類相當,但有了之前世世代代與主流人類王朝和平共處的經驗,野人族這次也不例外,而且之前缺乏食物、基本不具備醫療條件等問題所導致的生育率、存活率不高的問題也在主流人類的幫助下得到了高效的解決,不過作為互相交換的政治條件,野人族與主流人類簽訂了條約,在和平共處、互相幫助的指導原則之下,野人族要為在自己所優勢的領域為主流人類做貢獻。而且在主流人類需要的時候,野人族應當聽從召喚,挺身而出,就這樣,兩者之間從政治上形成了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與默契,而軍事上則形成了以主流人類為主導的同盟關係。
書中代言,為什麼叫主流人類呢?因為前文中提過,野人與人類同宗,本質上都是“人類”,隻是不同的旁支而已,而現代人類實力更強,主宰建立了一整套統治地球,起碼是地表的完整社會體係,所以以“主流人類”的叫法主要作為與野人族進行區別的稱呼。
野人族整體的優缺點都非常突出,體格高大,力大無窮是最大的優勢,在智商上雖然無法與主流人類相提並論,但在身體素質方麵確是主流人類遠遠無法企及的。野人族強壯的特性所可以發揮的作用首先被軍方發現,軍方認為可以利用野人族身體素質的先天優勢經過專門訓練,配備專用的武器裝備,組織一支野人部隊,或者是“超級戰士”,這種力量幾十倍上百倍於主流人類的個體可以承載更多的任務載荷,在作戰中可以發揮的戰鬥力也將遠遠超過一個主流人類的個體,再加上如果有良好組織性、紀律性以及指揮,那麼絕對可以成為一支奇兵,一把尖刀。為了這個事情軍方直接立項,成立了工作小組與實驗室,這其中的發展這裏暫且不談,就說作為野人族一號領導的野人首領,與人類接觸久了為了方便稱呼,便獲得了一個“代號”,這個代號就叫首領。首領當年第一次跟主流人類接觸的時候,年方70來歲,在野人族中剛剛進入青壯年,處於身體素質最為強悍的一段時期之一,特別是隻有智商、身體都是族群中最為出眾的個體才能當選族人的領導,所以首領毫無疑問是整個野人族中最聰慧也是最強壯的一個。
如此一來,首領便成了軍方爭取的對象,但此時規模化訓練野人族戰士的工作已經展開,這麼好的資源不能讓部隊自己全給占了,最終,高層決定將首領納入新編的一個直屬任務小組,小組單以一個“驍”字為名,取驍勇善戰,戰無不勝之意,不過在入編之前,首領首先經曆了一番嚴苛的訓練及測試,首領本人當時也在琢磨,想我堂堂一族首領,被人弄到這裏來呼來喝去,操槍弄棒,真是好不鬱悶,但奈何人在屋簷下呢,練就練吧。於是乎,為了使首領放下還領導野人族的架子,成為一名符合主流人類標準的特殊戰士,還專門從新又立了一個項目,由於首領身高超過4米,光一個臂圍就超過200厘米,這還是放鬆狀態下的數據,曲臂緊張起來能達到260度厘米,大拇指比普通人的小腿還粗,所以項目的代號在分管領導的拍板下,就決定叫“大個兒”。
經過了幾年的訓練以及磨合,首領從一個野人族統領的身份轉變成了一位為國家,或者說是兩族關係效力的戰士,不過首領力量太大,身材也太大,給他弄一把什麼樣的趁手兵器還一時難住了項目組的這群專家,之前首領手裏的那根上麵戳這個上任首領頭骨以示身份的大木棒子是肯定不行的,給他專門設計熱兵器吧,彈藥肯定是特供的,真要到了敵後作戰打完了難以迅速補給,所以要是要有,但不能隻有這個,還得有個合適且能在任何場合都能使用的冷兵器,說到冷兵器,項目組裏什麼刀槍劍戟斧鉞勾叉,鞭鐧錘抓拐子流星的都出來了,十八般兵器扯了一個遍,也確定不下來到底用什麼,最後一位業餘時間有聽評書愛好的項目組成員說了:
“書中有雲,古往今來凡力大者所用兵器莫不是錘棍鏜三者。當然了,西楚霸王項羽是個例外,力拔山兮氣蓋世但用的是戟還有槍。所以我認為可按照古籍記載,在加上現代人體工程學的技術,把上述三種兵器各設計製造出一對/杆樣品來,讓他試一試,哪個順手就用哪個。”
提議由於式以評書這種民間藝術作為參考,還被組裏的某些學院派的老頑固批為不嚴謹,但除此之外又暫時沒有別的好辦法,於是乎,最終經過再三考慮,項目組決定是先按照這個方法來,能行最好,不行再說。
就這樣,用軋製鋼先製作了三個樣品,在試驗訓練場上讓首領挨個用,兵器的重量設定是大棍1000公斤,鏜1200公斤,雙錘一隻500公斤共1000公斤。練了幾天下來,首領認為棍和鏜不好使,而且分量對於他來說,太輕了,錘比較好用,不過得加重。按照他的要求,把雙錘每隻的重量翻了兩倍,直接一隻1000公斤,一對錘就是2噸重,這下首領耍在手裏可樂壞了,從來沒用過這麼趁手的家夥,舞動如飛,用起來呼呼掛風,現場人員雖然對首領的力量早就心知肚明,但看見他拿著總重2噸的兵器揮舞自如跟玩兒一樣,心裏不禁還是一陣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