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玩蠟泥的少女(1 / 1)

豎日,開始正式上課,書學的是四書五經和一些雜項,與凡人世家所學並無不同;劍學的是武士精魂,空間術學的是憑空造方、符咒術學的是各種增益修行的捷徑,召喚術學的是如何驅策萬物。

每天五課,上午三課,下午二課,一課一個半時辰,兩課之間會有半個時辰的體息。

學院裏麵的廚房一日三餐供應食物,主要是疏果、肉類、糕點三大項。

草木四妖從不吃廚房的食物,可昆侖山既沒有櫻桃也沒有蛇莓,幾人一直在找可以代替的食物。

有一天晚上,阿英端著一盆土,興衝衝地來找雪貞,阿英進來時,在門口撞見了雪貞一班的同學恒舞,恒舞見阿英一雙琥珀眼睛十分迷人,一時有些歡喜,追著要問他的家世。

阿英一口回絕:我是山裏來的粗鄙,配不上你的。

恒舞雖然一向看不起窮家子,但一直都是她拒絕別人的,哪裏輪到別人來拒絕她,回到宿舍越想越氣,於是想了一個報複的法子,她要想方設法引誘阿英,等他上鉤了,就立馬將他拋棄。

這一邊阿英找到雪貞“阿姐,你看,我種的蛇莓盆栽發芽了。”

雪貞驚訝“還真是,但種在盆裏,能結幾顆果實,且昆侖山常年陰冷並不適宜蛇莓生長。”

阿英:那明天下課後我們再去後山找找別的果子。

豎日,雪貞一班第一課上的是凡書《世說新語》夙惠二十二篇。

夫子念道: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仁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念完以後夫子欲向學生提問,剛抬起頭便見二組三坐的同學正在課桌上玩蠟泥。

夫子翻了翻坐位名冊,點名叫道:良辰同學,起立回答問題。

雪貞見那個叫良辰的少女一臉平靜的將蠟泥放入抽屜後,波瀾不驚道:請夫子提問。

夫子:此篇文章裏麵有兩句爭議之處,司馬紹一說,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一說日近,舉目見日,不見長安,你分析一下司馬紹說這兩句話時的心態和動機。

良辰:隻是時機不同。他說“日遠”的時候,正是其父感懷故土,懷淚長安之時,為了安慰父親的情緒,他不可能說長安遠,隻能說日頭遠,此話是為私而說,至於說日遠的理由可以找到一千個,例如長安再遠,人也有到達的一天,而太陽卻是沒有終點的。他說“日近”的時候,其父正與群臣宴會,他不想讓群臣知道帝王之心不在此都,帝王好比太陽,總是會先照射離他近的地方,先照此都,再照長安,長安屬於過去,所以說日近,長安遠,他要父親在群臣麵前不要懷舊故居,此話為公說。

夫子點頭稱讚:此答夫子我甚為滿意,隻是今後課上不準再玩蠟泥。

雪貞聽聞解答,心生歡喜,對良辰頗有好感,真是個有趣的小才人。

後來,雪貞發現良辰有一特殊嗜好,她日常必備一根白燭在袖中,不開心的時候點燃蠟燭,用化開的蠟油捏小人兒,小動物,花草樹木,從燙的時候捏,捏好剛好冷定了造型,每一個都栩栩如生。

有一天,良辰送了雪貞一個盒子,打開後,原來是用蠟泥捏好的兔子和老虎,精致可愛,雪貞很是喜歡,於是在雪貞的推薦下,良辰也成為了他們其中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