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曲道向天歌(1 / 2)

隔天去學校邱叔叔沒有送我們,而是讓我和邱瑾自己坐車去。

吃過早飯,我和邱瑾出門。門的時候,李阿姨叮囑到:“小吳啊,周末的時候就來阿姨家,學校的飯菜不是那麼好吃,來阿姨給你做點好吃的。”

我連忙說“謝謝”,這謝是真誠的。我也才想起,其實李阿姨做飯真的很好吃,雖然不像來的第一晚在飯店裏吃的那麼豐盛,但是那種家常小菜的味道卻讓我記起了媽媽的飯菜。家常菜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在那個“家”字之上,飯店裏的飯菜再豐盛畢竟也隻是“吃上頓”的事情,誰沒事會老上飯店呢?而家則不一樣了,那是你光顧更多的“餐館”。

不知道是我們家的人脈不夠旺盛還是怎麼,反正那個時候老家的親戚大多已經不在,唯一的便隻有一個表舅。但是表舅的家在市區裏麵。距離小縣城還有不短的路程。所以我回老家讀書是一點也找不到熟悉和溫馨的。但是那天早上我卻在爸爸的這個老同學家找到了,心裏竟然有了一點柔化的感覺。

小縣城的中央淌過一條人工的河流,河岸旁規則的排列滿了垂柳,八月的柳樹枝葉葳蕤,像成都的府南河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這裏的河水更加清澈。我以為去學校還是要到車站坐車,卻不想秋瑾帶我走到一座索橋的地方便停了下來。

我感到有些奇怪,於是便問到:“怎麼,我們不去車站麼?”

秋邱瑾巴眨巴眼睛,有些奇怪的望著我,她眨眼的時候真的很好看。

“有誰告訴你,我們要去車站嗎?”

“那——”我本來還想反駁,不過卻發現真的是沒有人告訴過我要到車站坐車,這其實是我自己猜測出來的。

“上學校是有專門的公交車,我們在這裏等就是了。看那邊,那些人都是要去學校的。”

我順著邱瑾手指的方向望去,才發現那裏真的已經聚集的很多人,看起來大多都是學生。本來我對自己的觀察力一向都是很自信的,不過那天我的這種自信卻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過後我總結了一下原因,那是因為我剛到一個新環境,一時間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對新環境的不適應之上。結果總結出來的這原因給我的打擊更大更嚴重,因為我在某種雜誌上看到:正常人到一個新環境以後,首先注意的就是當地的人,特別是聚集在一起的人,因為他會去探索這一堆人聚在一起的意圖。

我們等了很久,公交車終於徐徐駛來。車剛一紮穩,聚集的人群一下就炸開了,爭先恐後的往狹窄的車門湧去。他們似乎忽略的車門頂多能夠容納兩個人通過,這麼一擠結果半天一個人也沒能上車去。急得那公交司機一個勁的大吼:“別擠了,你們車都不會上嗎?一個個來!”

司機這一吼似乎還真起了效用,第一個人上到車裏了,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可即使如此,車門處的擁擠狀態一點也沒有得到緩解。

看到這一幕,我突然想起了曾經在成都的大街上和小魚他們四個蹲一起看人擠公交的情形,似乎跟這也差不多吧。沒想到這個小縣城居然也能見到,一時間我臉上又露出了曾經和小魚他們蹲在大街上時的那種表情。

“覺得好笑?”一旁的邱瑾見到我臉上的表情,冷不丁的冒了一句。

“哦,不是。”我才想起這種玩味的笑似乎有點那什麼,畢竟這裏是邱瑾的家鄉,她在這裏出生成長,此時見到別人笑話她的家鄉人,心裏當然不爽。就好像我們四川人出去,聽到旁人議論“四川的那些人長不高,因為他們的營養全被心眼吸收”時一樣,我們的心裏隻會有焦躁。

“我隻是突然想起了以前在成都看那些白領擠公交的情形。”我怕邱瑾被我那表情在心裏弄上點陰影什麼的,連忙把心底的內心想法說出來。卻聽見秋瑾“哼”了一聲。

我想這下是可能真的把這丫頭得罪了,心裏直苦,這麼快就把我的光輝形象毀了。

“我們也去擠嗎?”情急之下我想轉移一下話題可能會緩解好一些。卻不想仍然換來了邱瑾的一聲“哼”,這次氣息更重。我才想起,我又說了一個“擠”字。心裏暗罵一聲,這娘們兒的的思維也太發散了吧!

人的思維如果被刺激了,那麼便會無限的發散下去,隻要有一點相關的訊息便會往被激起的那一方麵聯想。就好像一個失戀的人,最忌諱的就是在他麵前談起與戀愛有關的話題,否則就是在他那顆受傷的小心靈上又加了一撮“氯化鈉”。